第一章[第1页/共2页]
赵真闻言不屑摆了摆手,扶了下头顶沉重的凤冠已是非常不满:“晓得了,啰嗦。”
天未亮便被折腾起来梳洗打扮的太上皇后赵真对此只要两个字的评价:狗屁!
如此,帝后相携在百官膜拜下步步走上祭坛,一副琴瑟和鸣的模样实在是唬人。
这话虽大逆不道,但却有几分准头,赵真嫁人今后仍为国效力,太上皇便随妻出征,赚了很多军功,又因随军在外逃过了京中夺嫡之乱的纷争,京中的皇子死的死,贬的贬,唯他独善其身,得以被先帝立为太子,转年先帝仙逝,他便继了位,虽接办了个内忧内乱的朝堂,但当年西蛮趁乱来犯时,赵真虽登顶后位却仍请命带兵出征,交战数年班师而归,今后天下平生。
暗中当中乱成一团,即便在疆场之上交战多年的赵真都有些慌了:这是如何了?莫非还真天降异象不成?
陈国祭天大典本是三年一次,由天子主持,在天坛停止,本年却例了外。
钟氏怀胎玄月仍上阵杀敌,不幸被敌军困在渠山数月,诞下了赵真。据闻,齐国公寻到老婆时,老婆已奄奄一息,而不过才两个月大的赵真竟被一只老虎从洞里叼了出来,赵真自此便与那老虎为伴,野性难驯,厥后才不过7、八岁便与其父一同上了疆场,小小年纪已是威名赫赫军功在身。
到了祭坛赵真才赶上太上皇陈昭的仪仗,陈昭因长年念佛吃斋并未发福,已是半百的年纪仍身姿矗立,穿戴这身龙袍更是英挺不凡,自他禅位以来常着清修的白袍,赵真已鲜少见他穿的如此昌大,现在一看不免有几分冷傲。
她当年便选了资质平平的六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坊间至今另有传言,若不是当年赵真选了太上皇,怕是太上皇坐不上帝王的位置。
赵真转头看向他,他目视火线,神情庄严,也不知是如何看到她想打哈欠的。
如果常日里上山的路早就被烧香的人堵得水泄不通的,本日却只要重兵扼守在层层关隘,上山的路渺无火食。
寺中顿时大乱,到处寻人,转日天子亲临,带着禁军搜索数日无果,世人这才大惊,太上皇与太上皇后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平空消逝了……
张嬷嬷还是不放心的再啰嗦一句:“见到太上皇也要保持浅笑啊,娘娘。”
阶下的国师快步走上祭台,手中捏着念珠,眉宇间隐有不安,扬声道:“快送太上皇与太上皇后去大殿!”
陈昭朗读的声音停滞下来,世人皆抬头去望,方才还晴空万里的苍穹,被大片的乌云敏捷掩蔽,转刹时暗如黑夜,紧接着又是一道惊雷,似是劈在了离卧龙寺不远的处所,刺目标闪电让人睁不开眼,目睹一场瓢泼大雨便要到临了。
比拟寺外的安好,寺中除了和尚还多了很多宫女和寺人,祭坛下也站满了身着朝服的大臣。
“娘娘,您一会儿必然要谨言慎行,切莫在大典上率性而为啊。”
诵经的声音停歇后,由太上皇朗读祝文,声音琅琅中气实足,赵真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站在他身边,都感觉震耳朵。
张嬷嬷从速叫人跟上,心中暗叹:太上皇后又率性了。
当时的康平天子对她是极其爱好的,爱好到许她及笄时在六个皇子里随便遴选,臣子之女甄选皇子可谓是前无前人了。
曾经多少,她还嫌弃他的根柢薄身子弱,现在却比她精气神更足了,她可不想老了还输给他,便将腰板挺得笔挺,脸上再无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