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会吃才会赢》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97对头相见[第2页/共4页]

他们作竹林之会的时候,当在公元250年前后的几年中,如再早则王戎的春秋太小,再晚,稽康就和山涛断交了。史乘说他们都是不拘泥礼法、脱略形迹、喜读《老》、《庄》的人,但详察大家平生,他们的志趣实在并不完整不异。

====================【以下是防盗内容,不消看】=======================================

魏晋之际的文学有很高的成绩,如阮籍的《咏怀诗》已见上述。西晋初年,三张、二傅、二陆、二潘、一左都是杰出的文士,均属文学史上之“太康期间”的中坚人物。三张是张华、张载、张协;二傅是傅玄、傅咸;二潘是潘安、潘尼;二陆是陆机、陆云;一左是左思。

【此为防盗文内容,注释于本日稍晚些仍在此章内放送,如果您误买了此防盗内容也请不必担忧,稍后奉上的注释字数只会多过于此内容字数,晋江不会复重扣款和追加扣款,从本文目次页面能够检察本章字数~】

向秀字子期,和嵇康和睦。嵇康会打铁,向秀常做他的助手。嵇康身后,向秀到洛阳做了个闲官。司马昭看到他,冷言问道:“传闻足下有高隐之志,如何会来到此地?”向秀只得说:“觉得巢父、许由等,对尧不敷体味,不值得仿照。”这是把司马昭捧作尧,他听了天然对劲。向秀这类向权奸屈节的话,嵇康、阮籍是不肯说的。向秀注过《庄子》,厥后郭象以向注为根本,撰成新注(一说郭象盗取向注,只补了未完成的《秋水》、《至乐》两篇)。郭象字子玄(?~312年),做过东海王司马越的主簿(秘书),是个很喜好矫饰权威的人。如许一小我竟爱读《庄子》,仿佛很冲突,但是这类环境,汗青上并很多见。

嵇康字叔夜,是曹氏的半子,做过中散大夫。他对司马昭专擅魏政,抱果断反对的态度。亲司马氏的山涛要保举他代本身做吏部郎,他大为光火,写信与其断交。他在信中自称不堪流俗,“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是暗射企图代替曹魏的司马昭,成果被强加一项“想帮忙毋丘俭造反”的罪名给杀了(毋丘俭于魏正元二年[255年]在寿春起兵反司马氏,兵败而死)。

“竹林七贤”是指嵇康(223~262年)、阮籍(210~263年)、阮咸(阮籍的侄子)、山涛(205~283年)、向秀(约227~272年)、王戎(234~305年)、刘伶七人。《三国志・王粲等传》裴注所引《魏氏春秋》以及《世说新语》、《晋书》嵇康等传,都说他们七人常在竹林相聚酣谈,问学议政,意气相投,是以才留下了这个隽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