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杀伐决断[第1页/共2页]
章大人你可知这份奏章是何人所书,章大人即使再是谨小慎微,怕是也难滴水不露吧。”
李落淡淡接道:“只为万隆帝问我,太府司如何,我答曰章大人虽有渎职,但倒是可用之才,倘若太府司择人而治,恐怕为祸更烈,章大人,你感觉李落当年之言是对是错?”
章荣政苦笑一声道:“杨大人,你我同朝为官,订交已是多年,章某为人杨大人亦是晓得,章某并非贪权夺势之人,这些年勉强居住太府司,只求行事对得起圣上隆恩,太府司中各方权势错根盘结,章某故意,也是有力啊。
杨万里侧目望着章荣政,冷声叱道:“章大人,王爷思虑在前,如果章大人不识王爷一片苦心,杨某委实不信,王爷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身兼巡检司卿,不过是担起朝野表里诟责,章大人还顾虑甚么?”
李落回过甚来,悄悄望着堂中二人,轻声说道:“大甘现在何般地步,圣上不知,诸皇子不知,我不知,莫非章大人还不晓得么?待到民怨四起,盗贼横行之时,国之不复,家将焉存。大人久在太府司,深知宦海手腕,还请大人助我一臂之力。”
“王爷,你可还能信赖下官?”
“我与泽柳自小私交甚笃,当年我在西府设谋西戎,仰仗之处便是太府司的粮草,泽柳虽从未奉告于我,但我也晓得当年泽柳曾为我向章大人苦求,纵是要搬空太府司也需为牧天狼凑齐所请之数。
万隆十三年,本地东郡盐产受阻,导致中府诸州盐价涨了三倍不足,但听闻东郡当中有人将产盐反填入海。
章荣政额头已见汗意,涩声问道:“下官不知。”
章荣政竟是纵领渎职之罪,亦不肯卷入巡检当中。
“下官明白了。”杨万里由衷赞道,“王爷所虑远非下官能及,如此行事,不为擅权,实乃大甘社稷之福。”
“杨大人所言极是,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待国法重振之****便减少巡检司,只余其干,掌卓城一隅足矣。”
李落长身而起,走到阁窗边,背对二人冷酷说道:“其他临时非论,单是这三件事,如有一件昭告天下,莫不是问斩之罪。
李落并非薄情寡义之辈,大人于我之助,李落尽都铭记在心。
“王爷,巡检司会否权益太大,朝中百官如果大家自危,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四周楚歌了。”章荣政沉声回道。
这些年畴昔还从未有人能动分毫,值此一处,章大人,莫非便是故意有力么?”
“杨大人过誉了,李落接受不起,不知杨大人作何定议?”
“恕小侄无礼,杨大人司职巡检司少卿。”
李落并无恼色,淡然一笑,转向杨万里,和颜问道:“不知杨大人意下如何?”
“倘若下官入巡检司,司职那边?”
章荣政张了张口,怔怔望着李落,半晌说不出话来。
杨万里叹了一口气道:“王爷天赋下之忧而忧,下官何德何能,得王爷如此信赖,王爷舍得,下官有何舍不得?杨万里愿为王爷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章荣政紧握双掌,沉声问道:“如果巡检太府司必会连累下官,下官到时该当如何?”
当年王爷策画西府之战时,太府司高低莫不大力互助,不敢有半分懒惰,章某才气所限,亦只能做成这些事了,实在是难当大任,望王爷和杨大人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