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时刻[第1页/共3页]
由天复军使严宵寒编缉,北燕铁骑统帅傅深、淮南节度使岳长风、襄州节度使王士奇、荆楚节度使岑弘方、随州节度使方杲、江南新军主帅赵希诚联名,共上《请立新法增开延英殿折》。
傅深的答复非常简短,只要四个字,但也非常惊世骇俗。
此折又称“黄金台折”,为七军将领集议而成,共列有十二专条。
但是不晓得是哪个缺德鬼,竟将这份惊世骇俗的奏折的内容传抄了出去,这下官方也跟着乱套了,名义上拥戴江南朝廷的几个节度使也开端暗里交通联络,明显是半数子上所提的内容动了心。
君臣拉锯半天,最后终究敲定:北燕四州每军派一人入殿,别的,傅深虽不领兵,但仍以北燕军统帅身份入殿。
第三,南北一统后,各军归于中心,各处所节度使仍持其“自主自保”之权。
和谈当然是谈崩了,哪怕开战,汉军也是稳占上风,完整没有需求承诺使者这类看似让步、实则得寸进尺的前提。傅深把人全叫过来也不是为了和谈,他从青沙隘遇伏受伤后就模糊萌发的设法,现在正要迈出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 各路节度使也都或明或公开摸索过傅深的口风。都城之战已在眉睫, 但打完仗以后他们这些人该何去何从, 是持续盘据一方,还是交还兵权、归顺朝廷,当个闲散勋贵?节度使们固然都默许本身是在为朝廷兵戈,可谁也不想白干活, 更不肯意成为被拆的桥,被杀的驴。
西平郡王段归鸿率先提出“自保”,并且说到做到,而后再没与中原有过任何来往。当年世人兵戈的兵戈,内斗的内斗,自顾尚且不暇,谁也没工夫体贴他究竟意欲何为。现在圣驾还朝,新政初行,目睹着要迎来承平乱世,可西南仍没有任何动静。
十仲春,长治帝达到京师,次年正旦,于太极殿受群臣朝贺,封赏诸将,册封中宫皇后嫡子孙晖为太子,并公布《殿议法》。
这道折子在江南朝廷引发轩然大波,几近触怒了统统文臣,一时候骂声不断,甚么“拥兵自重”“弄权误国”都是轻的,更有很多老臣在宫门前排着队筹办以死相谏,就怕皇上一旦承诺了,国将不国,天下永无宁日。
比起狠恶反对的朝臣,官方对此事的群情却不全然是批驳。自都城兵败后,度量光复中原、一统南北之志的人不在少数。磨难带来深思,当强大王朝的好梦被蛮人铁蹄踏碎,皇室在南边建立了风雨飘摇的小朝廷,却有力调集雄师北伐,端赖傅深登高一呼,各地节度使出兵,国度才有了答复之望。很多人固然嘴上不说,内心却开端不由自主地对“朝廷”和“君父”产生了思疑。
北燕军早在客岁玄月光复三关时,就已被傅深重组过。整军被一分为四,驻守蓟平燕同四州,别离由北燕四位大将统领。傅深不再领兵,手上的军务大部分都移交给了俞乔亭。
第五,请开北境边贸商路,派专人庇护。
至此,北境八州,中原五州,南边六州,西南一州,东海海军,天复军及原金陵八位旧臣,共四十八位殿臣,成为了大周朝新的中枢。
第二,不割地,不纳岁,反面亲。
长治二年,四月十八,这一天必定要永留青史。
“天下共治。”
六月尾,京师光复,鞑柘残军败退至密云。北燕铁骑持续北上清除残敌,玄月,北燕三关重归汉军之手,北疆防地重修。同年,渤海海内哄,叛逆兵缚其原国主出降,愿归顺大周,称臣进贡,永为藩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