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2[第1页/共4页]
幸亏底下的东襄兵士早已没了抵挡之力,夏铮手中羽箭充沛,每箭一人,渐渐清算――如有东襄兵士试图冲上来,便会有山石将其砸下。暗夜当中,灭亡覆盖在谷底,没有前程没有退路,唯有等死。
陶靖身强力健,经干粮净水补给,又有阿殷细心的帮着包扎伤口敷药,浑身放松的躺了两个时候,沉甜睡了一觉以后,便垂垂规复了力量。
阿殷半点不惧,手中弯刀窄薄如月,倒是锋锐工致非常。她本就身形轻巧矫捷,仗着此处阵势腾挪,避开徐耿刀锋,如燕子般穿越来往,刀锋直取徐耿关键。
城中烧死呛死者无数,东襄兵士抢先恐后的逃出,徐煜目睹败局已定,率众混入军士中,往北逃窜。
战时马匹紧缺,夏铮来时叫人备了简朴的担架,待盘点完疆场后,便将陶靖等人抬回。
经历战乱和围困的小栈本就摇摇欲坠,此时尽付烈火。
定王勇猛善战之名远播北地,其爱妻如命、不肯纳妾之事也在都城沸沸扬扬。
此时的小栈,徐煜猖獗的进犯之下,城内的防备东西捉襟见肘,对峙到此时,几近箭尽粮绝。
分歧于阿殷的柳叶弯刀,陶靖的刀是对敌所用,重并且厚,中间有两道血槽。
阿殷犹自吃惊,身后陶靖却惊声道:“是徐煜!”
徐耿并非没想过这是陶靖的战略,但是他本就丢了城池,若不能设法将侄女换返来,可就真没法回家贱人了。况陶靖本就是极可贵的将才,几次抵触厮杀,他手上虽只百人,其气势凶悍却不比徐耿部下的千人弱,不免激起徐耿好胜之心。再则陶靖既是诱敌,目标就不在取胜,每回都不叫徐耿杀痛快,见好就溜,等徐耿停兵不走,又设法来诱,直杀得徐耿两眼冒火。
因山路回旋,几人直至拐角处才看到对方,相距已不敷一里。
这小狼沟阵势极好,中间通道狭小不说,两侧山岳更是峻峭,平凡人想要攀爬都极其艰巨,在这滚石当中,哪另有人能攻上去?只能坐以待毙罢了。漫天灰尘中,堆满两侧山顶的滚石尽数被推下,将谷底将士砸死大半,余下的人或伤或怠倦,都已绝望。
蔡高比阿殷更有经历,瞧陶靖等人逃得疲累,早已从夏铮处要了个水囊,此时执剑将那三名小将拦住,却将皮郛丢给陶靖。
谁晓得,眼瞧胜利近在天涯,却被对方在此处设伏?
而在小栈之西十余里处,常荀带着从徐奇处调来的两百兵马突入东襄营帐,如入无人之境――成堆的粮草辎重及营帐尽皆落动手中,比起千疮百孔的小栈,这些营帐足可安设百姓。军资粮草尽皆由残兵和百姓运往凉城,小栈四周,火势还是残虐。
“那穿戴紫袍的就是。”陶靖曾与徐煜数万雄师对阵,现在见他只带这么点人在身边逃命,顷刻猜到了战情,“他带着这点人败逃至此,必然是定王殿下已经到手。这些人明显已经怠倦,蔡将军――你意如何?”
西门被堵,东南两侧皆有伏兵,北门虽有沟壕,倒是逃生的独一前程。
追了一程不见徐煜踪迹,待天气将明时,便出兵回城,清算残局。
这一带峰峦凹凸起伏,世人奔驰之间,忽见前面蔡高在拐弯处驻马噤声。
守城的将士撤退,百姓也不见踪迹,全部小栈已成空城。氛围中只要血腥味残留,仿佛另有种极模糊的奇特味道?徐煜心中的错愕一闪而过,随即便是雪耻的高兴,往衙署暂留半晌,便想命令追击定王。残存的东襄军士潮流般涌入小栈,立时扑入两侧的民房,诡计搜刮些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