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2[第2页/共3页]
还未至静安巷,便见劈面有人纵马走来,行色仓促。
“想请不如偶遇――”高元骁瞧一眼前面的蔡高档人,缓缓道:“不如请王妃喝杯茶?”
阿殷亦皱眉道:“东襄数年没有动静,俄然出兵,必有启事――莫非是为代王的事?”
高元骁拱手施礼,口称王妃,阿殷将他神采打量,道:“高将军。”
阿殷虽是王妃之身,本日出门却未带仪仗,金钗玉簪之下披风斑斓,腰间却悬了多日未动的弯刀。加上战事初起,搅乱安静,她的端倪稍现凝重,昂然立于马背,规复了昔日的飒然英姿。
“该当与此有关。只是宫里动静封闭周到,皇上虽在查处,却还未下定论。东襄在此时出兵,实在蹊跷。”常荀眉头愈皱愈深,“我再派人出去探查,驿站的动静一定够用,北边景象如何,不能只听朝堂递来的动静。”说罢,看向阿殷,咨询她的定见。
只是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脱手?
“我这就去安排!”常荀立时起家,同曹长史告别而出。
公主府的家仆自来斟茶,金城公主将手炉搁下,款款道:“本日隋二女人是单独去赏梅了?”
隋丽华双手却垂垂在袖中握起。
阿殷到底坐不住,想了想,便将披风裹着,回住处取了样东西,出门叫上蔡高带人随行,便欲往家中去寻父亲。
不远处的街口,有辆马车蓦地停下,隋丽华挑起侧帘,惊奇的瞧着阿殷同高元骁步入茶馆,蓦地心机一转,叮咛人往那茶馆四周驶去。
常荀乃至腾的站起家来,“可知东襄为何出兵?”
烟波庄享誉都城,常有王公贵族驾临,金城公主进门时,自有人妥当迎候,恭敬送入暖阁。
到了腊月初谨妃封贵妃时,定王还未返来。
*
“不是我要打趣,是这事确切不能再担搁。上回入宫,母后还跟父皇提及,说隋将军在边陲驻守,顾不上都城中的事。还想请父皇做主,给你寻个好婚事。现在朝政忙,进了腊月闲下来,父皇怕就要留意了。”金城公主斜靠椅中,抬眼笑望,“你能够中意的人?如有,我跟父皇说说,恰好成全。”
隋丽华眼底闪现讶色,“殿下是说真的?”
高傲悲寺那夜高元骁阴沉拜别,阿殷便再未见过他,现在照面,各自都有些不安闲。
手上的动静太少,平空猜度,委实无益。
阿殷虽居于王府,却因定王临走有命,每日都要去书房,听些要紧事件。这动静递来时,阿殷正跟常荀议论代王一党倾塌后朝堂上的野生作动,闻得此信,两人均是色变。
金城公主一笑,表示家仆将果脯挪向隋丽华,唇边噙着笑意,“两年未见,如何隋二女人反倒拘束起来?我还记得你幼时入宫,常去我宫里坐,去南郡之前也曾与我同游赏春,这两年没来往,回京后也没多见面,难不成是在生分?”
“王妃行色仓促,莫非是为北边新递来的动静?”高元骁在见到阿殷的那一刹,脸上的紧绷松了些许。他前晌在宫中当值,此时仓促出来,在禁中的打扮未改,盔缨铠甲俱全,端方的脸上带了摸索。
十六岁确切不小了,到来岁十七,订婚的事更加担搁不得。皇上若当真要赐婚,必也是从都城的功劳后辈中遴选个合适的给她,可那些人,如何比得上他?但是若担搁下去,真叫皇上选了旁人,那便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