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山村[第3页/共3页]
白叟说:“有冷卤面,你要吃的话给你炒炒?”
白叟有些犹疑,说:“吃吧,才一碗饭。”
无数蝉鸣汇分解了一种调子的歌声,如潮流,如雷鸣,滚滚而来。
雨下下停停,我的脚下也紧紧渐渐,回到宾馆时已浑身透湿。
我问:“多钱一碗?”
换了身衣服,坐在电脑前筹办写一篇受命文章,却半天也回不过神来,想起了“七月流火”,想起了木心的《疯树》,想起了远逝的昔日光阴,一念滋长便丝丝缕缕地缭绕开来,因而只好放下该做的事情,干脆把这段笔墨写完。
白叟问我:“你住的处所初级哩,舒畅吧?”
这漫山的鸣蝉,这老树森森的村落,勾起了我对《诗经·豳风》的影象。一首《豳风》,把农家一年四时的糊口全写到了:七月鸣鵙,七月蚀瓜,七月烹葵及菽,七月蟋蟀在田野鸣唱。玄月天凉了,蟋蟀进入到家户,十月还会跑到床下去。老鼠也也会钻进家里来过冬,以是人们要打扫屋宇,把老鼠熏走,用泥巴糊好门的裂缝,密封窗户,制止夏季的寒气窜出去。
说着话,猫也吃饱了,我给白叟结了饭钱,走了出来。
白叟说:“没有甚的饭,就是些面。”
零散的游人连续走了上来,笑语声飘零在步道的上空。
刚立秋,迟早的凉意就较着分歧了。
玄月,气候越来越凉,该为家人筹办夏季的衣裳了,女人们在严峻地纺麻织布,把织好的布染成玄色或者黄色。满村里响起了“砰砰”的捣衣声。构筑场圃,打扫洁净,将谷子高粱、禾麻菽麦收上场,用连枷打出谷粒,摊开晾晒,把剩下的秸秆码好,不能让雨水浸泡了——那是牲口的粮食啊。繁忙着就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十月,粮食晾晒好了,颗粒归仓,家家满囤满甕,一年的劳作差未几也就完了——这大抵就是《诗经·豳风》里的意义。
丢弃了故里,没有了地盘,打工,做夫役,到处流浪,受人轻视,遭人奴役,把辛辛苦苦挣下的钱供孩子上小学上大学。学来学去,还是不过是给人打工罢了。
晨雾覆盖着农田,破败的珏山村一片死寂,传闻只剩下四五户人家了,这么斑斓的风景区也没能挡住一个天然村的消逝。那些摇摇欲坠的房前屋后种着些南瓜豆角,正在开着光辉的黄花,巨大的野蜂嗡嗡嘤嘤穿越在花间,很有点荒蛮,好怕被蜇一口。村落边上有些零散的玉米田、山查树和核桃树还是朝气勃勃,覆盖在一片雨后空濛里。
白叟问我:“你在上面住着?开会来了?”
山风骤起,沉沉的雾气氤氲叆叇,随风变幻着浓淡,那些高高低下的亭台楼阁,偶尔暴露一角飞檐翘壁,如天宫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