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荒村拾遗》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珏山村[第1页/共3页]

农夫答复说:“给民工啊,你不看这山里正搞修建嘛。”

我说:“你为甚么不把这屋子好好修修,欢迎旅客留宿也很挣钱啊。这么好的风景区,多少人想出去住还得费钱呢,你们放着好好的家都不要了,真是可惜啊。村里人就没有人想返来修屋子吗?”

举着相机,拍拍逛逛停停,一起呼吸着清爽的氛围,心中出现些零散的诗句来。

晨起,开窗望去,但见云雾迷蒙,又是一个阴霾的气候。

我又问:“给谁做呢?”

羽士的话让我想起了木心,木心的散文是这个期间对文学的安抚。他在《枫树》一文中说,大天然一年四时的色采分派是有定额的,春季东一点红西一点绿,怕剩下的三个季候不敷用,有些鄙吝,特别是那红色和黄色,到了春季,担忧再不消就用不完了,因而干脆滥用起来,浓浓艳艳,华侈无度,疯了似的“不顾死活地要豪华一场”。珏山的乔木灌木们,正在耐烦地等候着一年一度“不顾死活的豪华”。当时,红叶将铺天盖地,漫山遍野都是木心笔下的“疯树”。

春季来了,家家开端清算耕具,筹办下地春耕。女人和孩子在中午时分把做好的饭挑在肩膀上,送到地头田间。男人们端着米汤,就着咸菜窝头,一屁股坐在树荫下边吃边拉呱着家长里短。阳光很暖和,白日也垂垂长起来,黄鹂在枝头委宛啼鸣,女人们挽着竹筐,沿着巷子到田里采摘桑叶。蒲月纺织娘弹响了后腿,收回喳喳的声响。六月蝈蝈颤抖着翅膀鸣叫起来,八月的枣儿红了,野草也长足了。干完活回家的时候,会顺手割些柴火挑归去,高高垛在院子里,供一冬烧火烧饭取暖。

这就是我们的农夫们当下的风景吧。

丢弃了故里,没有了地盘,打工,做夫役,到处流浪,受人轻视,遭人奴役,把辛辛苦苦挣下的钱供孩子上小学上大学。学来学去,还是不过是给人打工罢了。

白叟问我:“你在上面住着?开会来了?”

黄栌叶片上晶莹的水珠,在天光下闪闪动烁,珍珠普通,清丽可儿。整座大山覆盖着浓烈的绿色,那绿色深沉慎重,分不出层次,偶有几片泛黄的叶子在绿海中探出一两枝,看上去非常夺目。合欢树谢尽了绒花,结出的荚子已有拇指大小。沿途时有酸枣密密匝匝,一颗颗在榛莽丛里泛着青白的光芒。到处可见的柿子、核桃、大枣、山查,沉甸甸地挂满枝头,都是清一色的绿,过些日子秋风就该给它们染色了。

蝉,用它们的大合唱告别着夏季。

零散的游人连续走了上来,笑语声飘零在步道的上空。

换了身衣服,坐在电脑前筹办写一篇受命文章,却半天也回不过神来,想起了“七月流火”,想起了木心的《疯树》,想起了远逝的昔日光阴,一念滋长便丝丝缕缕地缭绕开来,因而只好放下该做的事情,干脆把这段笔墨写完。

白叟有些犹疑,说:“吃吧,才一碗饭。”

珏山的植被大多是黄栌,别的也有很多不着名的灌木。在蓬着的野草上捋一把紫色的花絮,放在鼻子下闻闻,有一股近似薰衣草的浓香。路过的老乡奉告我说,这类植物叫荆条,编筐编篓最好用。

白叟说:“都出去打工了,在外头有了住处,不返来了。”

我又问:“现在有饭吗?”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