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纨绔子弟不纨绔[第1页/共3页]
严真真鼓着腮帮子朝他瞪了一眼,这话是甚么意义?不像是替她得救,倒仿佛在撺掇高志超了。
高志超的身子微微前倾,闻言却抚掌笑叹:“好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嫂夫人这句总领全诗,倒是真正形象,月色凄迷之景开篇,令人有种激烈的视觉打击。第二句承转,诗篇更显得起伏跌宕。后两句若加以抒怀,这诗便可称为秦淮绝唱。”
本日见了嫂夫人,才晓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难怪人说金城才女,为天下第一才女,此话公然。”
但跟着齐红鸾在那样敏感期间大张旗鼓地进门,她已经把那颗摆布扭捏的心,果断地许给了龙渊。
严真真神采一凛,顿时对这位看似纨绔的少年刮目相看。杜牧的后两句,可不就是抒怀么?
“章台折柳?”高志超笑问“莫不是此处另有些典故不成?”
一语方落,便见两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又没有了底气:“只是作得不大好,高公子可莫要笑话。”
高志超诧道:“孟少兄不是只在夹部挂了个闲职么?”
孟子惆见她眉尖微蹙,宽声安抚:“一时想不出来也不打紧,只那两句残句,已能说尽秦淮风景。”
高志超却不住阿谀:“嫂夫人自谦了。赶明儿聚了金陵名家,把嫂夫人的诗往他们面前一摆,不必几日,嫂夫人的诗名,便能传遍金陵。”
高志超恍然:“本来章台柳是这个意义!想必都城的青楼名妓们,对孟少兄是望眼欲穿。可少兄也不能忘了,家中另有人倚门相盼看来,人不风骚,即使是枉少年。
严真真听得本身的名字,忍不住惊诧相向。本来本身的名声,竟在如此短的时候内,传到了金陵么?
嫂夫人如此自谦,这话我可不信,娄还是问过孟少兄方是。”
“这道金陵圆子,还合嫂子的口味!”高志超浅笑着问。
高志超却浑没替她减负的意义,只畅笑道:“嫂夫人的手笔,必是好的。”
“呃待我想来。”严真真冥思苦想,却现本身记得的古诗,实在还是嫌少了些。她影象里,只另有一杨万里的《登凤凰台》,可遵循她这一世的路程,应当是还未曾有幸踏足凤凰山的凤凰台,这句诗是千万不能用来充数的。
孟子惆含笑凝睇了一眼身畔满脸烦恼的女人,淡然笑道:“浑家夙来不喜抛头露面,贤弟若不是紧逼着她,怕是一句诗都不肯作的。”
严真真听得名义上生母的名字,不由得再惊诧。本来严夫人当年,可说是才名满天下啊!但是,当初如何会甘心嫁与严侍郎呢?按着严真真的了解,才女自当配才子。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诗词相和,那才真恰是琴瑟调和,只羡鸳鸯不羡仙。
严真真凝神轻吸一口气,才轻声吟道:“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辽远。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历朝。燕迷huā底巷,鸦散柳阴桥。城下秦淮水,平平自涨潮。”
严真真不假思考,便背出了杜牧之的名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念了两句,想到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huā”便感觉这时候读出来,甚是不当不觉微愣,赧然一笑“我只得了这两句,不如重作一罢。”
高志超更兴趣昂扬:“我与孟少兄一见仍旧,早知他才调过人却不知嫂夫人也是位才女。今在秦淮河岸,嫂夫人不如吟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