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页/共3页]
宫里头的日子还是是每天如此有条不紊的迟缓度过。独一分歧的是,宫里头只是传播了一句打油诗“申后赴西宫,骊姬主凤仪。”年幼的宫女只是纷繁传唱,竟是到了满宫皆闻的境地。
茯若一笑置之,“白司仪胆敢这般对本宫不敬,天然是身后有了背景才敢如此,且不说她只是一小小司仪。换做旁人谁敢如此,便是安尚仪也是对本宫言语上非常客气。只怕白司仪乃是受了宫里的仇家叮咛的。”
慧玉早早从外头收了几件命人浆洗的衣服出去,瞧着茯若正在入迷,她天然不敢出声,只是半坐在床前细心叠着衣裳,手势纯熟而利落。
惠顺帝姬出嫁过后,询下旨让敏贵嫔从延禧宫搬到了启翔宫,只让宜贵妃一人独住延禧宫。给她的犒赏又是多了很多。好歹欣喜她嫁女过后,单独一人的寥寂。
宝带笑道:“凭她,这个老奴婢不过是这一偏僻行宫的女官罢了,凭着甚么放肆,昔日的敬和皇贵妃与洪氏好歹是位分高的嫔妃,这个老妇又算得甚么?”
茯若无法道:“皇上专宠于张氏已有十年之久了,此前你可曾见过皇上对哪一名妃子这般专情?本宫最是体味皇上,皇上内心乃是极其看重张氏的。便是本宫这皇后之位,本来皇上不也是想着给了张氏的么?若不是仁惠太后极力要保举本宫为后。只怕张氏早已成了名副实在的后宫之主了。如此想来,皇上到底也是对她密意。”
白司仪和宝带走了出去,见着茯若寂静不言,白司仪只冷嘲笑道:“奴婢也当真是为皇后可惜,倘若现在皇后娘娘尚在宫中,那么惠顺帝姬下嫁何人不都是娘娘一句话的事?现在帝姬下嫁,皇后身为她的嫡母倒是在此不闻不问了。”
雁儿很有些不解,道:“娘娘何必起火,左不过就是一句歌谣罢了,且骊姬和申后都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距现在也有千余年了。奴婢暗里觉得乃是娘娘多心了。”
过了数日,洪尚仪又来西京行宫看望茯若了,二人只在行宫里的水池边说话,茯若倒是不经意问了句:“本宫前几日听闻这行宫里的奴婢说惠顺被许配给了刑部尚书的儿子。但是皇上的主张?”
待得洪尚仪走后,茯若回到房里,口里只是想起一句:“新人从门入,故交从合去。”只是凄然一笑,再未几言。
茯若闻了,只是支颐而坐,悄悄道:“惠顺帝姬原有十五了,也实在该让她下嫁了。这算不得甚么大事。”
茯若悄悄道:“但愿如此,只是皇上待她的情义颇深,也许皇上是爱着张氏也未可知啊。”
长乐宫里的昭惠太后闻了此事,只是对着洪尚仪悄悄笑道:“哀家这个别例倒是极好的,只让那张氏自乱阵脚了,她这般大动兵戈,天子自会生疑的。”
茯若说完,眼角模糊有一点泪光。但是语气倒是平平而疏离的,连本身的气愤和不甘亦是淡淡的不着陈迹。如许的安静,想必亦是悲伤到底了。
慧玉点头笑道:“奴婢也只是闻声了一小点,其他的奴婢也不知了。”
雁儿这才明白了关窍,只是诺诺道:“娘娘经验的是,奴婢知错了。”
洪尚仪道:“这事渐渐的终会有的,张氏便是生的国色,也有色衰爱弛的那一刻。后宫里头但是不缺鲜妍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