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绿水驰道[第2页/共4页]
周元笙笑得一笑,不管将来如何,她的故事总会在这座城池中产生。她回转过身,对着那妇人浅浅一笑,便即举头举步而去。既是必定要留给那人一记背影,她甘愿要留一记安闲不迫,昂然自傲的背影。
江岸有青峰,江上有清风,透过窗棂吹落进配房当中。薛峥笑容疏懒,轻声道,“我晓得你已及笄,这话是在提示我,你已是个成年女子了?”
薛峥朗然一笑,脸上规复了常日里的神情,“我岂是那等毫无顾忌之人,天然也不会令你涉险。”
门外侍立的仆妇听到响动,轻手重脚的出去,将那汤瓶挪到高几上,又轻手重脚的退了出去,关上房门,重新到尾目不斜视,一言不发。
薛峥看得入迷,待她静候茶汤之时,起家走到侧门旁,推开舷门。初春清润而微凉的江风灌进他的衣袖,拂起他的衣袂,他低低道,“阿笙,你为甚么要回金陵。”可惜这句喃喃自语亦被吹散在江风里,寥落不得闻。
周元笙心中一动,笑答道,“为着看一看这千里如画江山……”她未及说完,便被薛峥摇首打断,“为着看一看这千里如画江山,更是为着和你一道看看这千里如画的江山。”他转顾周元笙,定定地望了她道,“不管将来你在那里,我在那里,我想要你记得,我们曾一起分开姑苏,一起溯江而上,一起饮长江水,一起并肩看过如此风景。”
周元笙眉头一蹙,只感觉一阵烦躁,勉强笑道,“说了半日的话,你也不渴么,我煮茶给你喝。”她自去高几上取了建州龙团,碾磨了一小块细细筛过,又在汤瓶中注了水,搁在那茶炉之上。
薛峥骄易一笑,望了她很久,摇首道,“阿笙,你的话言不由衷,你向来不会怕这些的。”周元笙道,“我天然怕,畴前是不懂,现在还能不懂,我岂不是白活了这么大。二哥哥,我本来觉得你会上京去看我。”
到底隔得远了,她并未看望到烟波上的蹁跹身影,只瞥见身后巍峨澎湃的钟山,在辽远天涯和浩淼江水之间连绵起伏,势如蟠龙。
周元笙含笑点头,搭着那妇人的手向前行去,俄然心念微动,只感觉身后那瑰丽画舫中,正该有一道殷殷望向她的目光,她想忍住不回顾,却还是禁不住鬼使神差般回眸探看。脚下猝然顿住,幸而她这一番行动在旁人眼里看去不甚高耸,世人只当她想再看看身后的风景,便也立足一刻,等待着她。
比及太太和周元笙去得远了,刚才陪侍段夫人在此等待的外院仆妇才松了一口气,她们自是不必进内里服侍,便也随便闲谈两句就预备散了。
北控大江,南凭聚宝,西接石壁,东傍钟阜,这不是李青莲诗中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中寥寂落寞的金陵,而是国朝最风骚富强的都城——金陵。
当即有人略略撇嘴道,“也还罢了,是个绝色的,可也当不得那般夸奖。”
待到船泊岸停稳,周元笙也到了不得反面薛峥挥别之时,他眼里缠绵着一抹极是和顺旖旎的眼波,虽是一闪而逝,终是让她的心轰然了一瞬。说了几日的话,到了此时,也唯有相互互道一声保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