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第1页/共5页]
说者偶然,听者倒是成心。尤老太太原没想到这一层,现在听了儿子这一番话,心下却开端策画开来。她倒不是有甚么坏心,只是纯真不喜张家的身份——总叫她想起儿媳妇乃是再嫁不贞之人,连个诰命都封不上,内心少不得犯膈应。
三姐儿只觉心下一沉,这件事情恐怕没戏了。别说他娘舅现在还在江南忙着赈灾一事,即便是娘舅回京了,现在王静忠拿着张允贪墨赋税,以公谋私的证据想要发落人,娘舅也不好回转的。
“……刚从做冬衣棉被这一项上得了好处,便想趁着我哥哥不在,算计起我陈家的人脉来,公然是群喂不饱的白眼儿狼!”陈氏躺在榻上,右手无认识地抚摩着已经显怀的肚子,一面悄悄谩骂,一面策画着应对之法。
三姐儿想了想,因向邱氏道:“此事已然证据确实,又在衙门里过了明路,只怕难以回转。我现在倒是有个将功折罪的体例,却怕伯母做不得主,须恰劈面见过伯父才是。”
邱氏见状,忙问道:“如何办?”
尤子玉倒是没他母亲想的那么多,见事情都已完了,也只笑言道:“事情都已安妥了。等明儿张家兄弟从牢里出来,我们也给他备一桌薄酒洗尘,也算是道贺他有惊无险,除除倒霉。只是可惜一点,现在张家兄弟既没了皇庄上的差役,也不知此后可有甚么进项。倘或是以式微了,倒是可惜了我们家二姐儿的品德。“
尤老太太见状,只得冷静的将先前的话咽了下去。权等看看再说。
只这么两项双管齐下,妥妥的便能拿下张华皇粮庄头的差役。还能坑出张家的全数家财。
贤妃娘娘……那不就是三皇子的生母么。
笑过一回,陈氏便道:“我们家并没有你娘舅的名帖,我还得回一趟陈家才行。”
王静忠听了这话,也实在有些眼馋皇庄的进项。少不得衡量轻重,心下暗自起了策画——只是能拖赖皇恩充当此役的庄头,多数是背后有背景,上头有故旧的白叟儿,王静忠虽为镇守寺人,倒是等闲不敢轰动。
这王静忠少年家贫,且又是个天阉,昔年故乡闹蝗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王静忠为了百口能活命,便狠了狠心把本身卖了几两银子,经老寺人援引立了文书,净身入宫。在宫里摸爬滚打了二十来年,好轻易凑趣上朱紫,当了个监察收租的镇守寺人。出宫后的第一件事儿便是派人至故乡寻了父母兄弟,又从本家中挑了个聪明灵巧的子侄过继到本身名下,承了香火。那孩子的父母,也沾带着得了些香火情儿。
又因王家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儿的老百姓,乍一见了这经管皇庄吃皇粮的好差事,少不得动了心机。明里暗里的同王静忠说了几次,又明言倘或自家接了差事,也亏不了王静忠的好处如此。
现在尤老太太和尤家本族的那些亲戚们倒是翻着花儿的诽谤她们伉俪两个,如许的行动即便是不经意的,也叫陈氏起了警戒之心——
陈氏见了这模样儿,忙的开口笑道:“嫂子且听一听三姐儿的说法。这丫头向来主张大,连我都听她的。”
三姐儿思及此处,因又说道:“我们在娘舅家住了那么些年,娘舅的本性为人我们是晓得的。来尤家不过半载,尤家那些个亲戚们可闹过几次了。若不是妈性子刚烈,外祖父外祖母和娘舅又肯撑腰,只怕要吃了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