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秦淮河[第1页/共3页]
分开镇江,一行人往江宁而去。
到河边的时候,天上又飘起雪花来。
元包庇晦而又担忧的看了黛玉一眼,这护官符她也曾传闻过的,那“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说的就是她母亲的娘家贾家,那“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说的就是她外祖母的娘家,那“东海贫乏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说的是她二舅母娘家,那“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产业家主母又是王家的女儿,她二舅母的亲mm。
元容终究被她说动了,笑着斜了她一眼:“你个小丫头如何这么多设法。”
算起来,黛玉和这护官符上的四大师族还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络呢。
十仲春的江宁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栖霞寺在一片白雪的掩映下,别有一种清幽的氛围。
第二天,黛玉一行分开栖霞寺,回到了江宁城区。
林珣就微微勾起嘴角,女人固然从小娇生惯养,但是却一点也没有养成那种浮华的性子。这几个月在内行走,那里能事事快意呢?本来觉得女人从小娇养,定是受不了如许的苦日子、累日子的,没想到女人却一声苦也不叫。并且女人也很体恤下人,向来不会肆意苛责、吵架。
能跟着如许的主子,真是宿世修来的福分!
王嬷嬷见两个主子达成了同一定见,就笑道:“这里不远就是秦淮河,早晨是不好去的,白日倒是无妨。老奴让林珣去租一艘画舫,主子们不如就在画舫上用午餐?”
跟着元容的李嬷嬷别过甚去,肩膀能够的耸动着,林女人太可乐了。
“奶娘,为甚么早晨去不得?”
最让黛玉感兴趣的是,江宁这里有“中国第一汗青文明名河--秦淮河”。
黛玉一脸神驰的模样,“我想起柳宗元写的那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感觉这首诗有一种很特别的意境,明天不是才下了雪么,清冷的湖面,印着湖岸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不是很美么?”
黛玉内心暗笑,面上一本端庄的哦了一声,“那夏天的时候早晨去游湖的必定很多,风凉!”
陈年的普洱有一种浓烈的香味,黛玉放在鼻端深深的嗅了一口,暖暖的茶香让人从心底暖了起来。浅浅的酌了一口,只感觉口齿生香。
这回连元容都不由得莞尔,和这个半吊子中国通一起出行,别说还真是多了很多的兴趣。两人跟霍尔解释了一下中国诗词的意境之说,直说的霍尔头大如牛。两人相视一笑,也不去管他了。
黛玉点头笑道:“我们人未几,小画舫便能够了,不要白白华侈了银子。”
王嬷嬷如何好说那秦淮河到了早晨就是那些不端庄的女人谋生之所?顿了一下,笑道:“现在天儿冷,早晨河面更是冻人,白日没那么冷。”
黛玉一向以为,不管做甚么事都应当善始善终。哪有在礼佛的时候一心想着吃苦呢?如许对佛祖也不尊敬,如果被见怪可就不好了。
黛玉怔愣了,如何游个湖也能碰上薛家的人?
“是啊,传闻这薛家还是甚么护官符上的短长角色呢。那船家跟奴婢学了几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贫乏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薛家就是丰年好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