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1页/共4页]
鸳鸯忙道:“大奶奶,兰哥儿,老太太体恤,你们万不成再这般不知痛地行大礼了。”
倒是宝玉念着贾兰是长兄独一后嗣,本身又多承李纨照顾,忍不住软语得救道:“老祖宗心疼大嫂子和兰儿,想让他们就近住着,本在道理当中,凤姐姐因为房屋狭小而难接待远客,亦在道理当中。依我看,倒不如各退一步,大嫂子和兰儿另寻住处定居,或者与我和宝姐姐为邻,妯娌叔侄相互照顾,我们出自同姓同支,若碰到难事儿,还请凤姐姐念着昔日我们好歹相处多年的情分,替我们排解排解。”
李纨含泪道:“我携着满腹的悔怨前来,实在是不敢期望老太太的谅解,现在老太太大恩大德,我竟不知如何回报,只能给老太太多磕几个头,归去每天吃斋念佛,替老太太向彼苍祈福,好让老太太复古如初。”
李纨顿时涨红了脸,嘴唇爬动半晌,竟不知如何应对,昔年在凤姐跟前的锋芒尽数消逝不见,唯有拿动手帕抹泪,一脸狼狈。
听到贾母情愿宽恕他们,李纨和贾兰冲动得说不出话来,当即离了鼓凳,一前一后跪倒在地,砰砰砰给贾母磕了好几个头,直至额头淤青。
李纨携子带物地南下,投奔娘家兄弟,其父已逝,其家式微,故娘家早回金陵,方有那年寡婶带女进京投奔兄弟之事。不想,和贾家攀亲的李家属中后辈亦曾倚仗贾家之势,虽非无恶不作,但也实在有几件作为引得本地不满,正自顾不暇,如何庇佑李纨母子?并且,李纨母子是出嫁之妇,南下归宁实有伤族中名声,李纨之兄自幼秉承父教,便将之拒之门外。
宝玉在内里行走,颇知情面,忙打发茗烟帮他们跑腿办事。
幸得贾琏和凤姐感念鸳鸯畴前的一点友情,才没叫得志后的贾赦掀起旧账,仍然叫她总管贾母房中大小事件。
宝玉想到父母放逐至此存亡不知、兄姊俱亡在青丁壮之时,本日李纨孤傲地守着贾兰十余年,原觉得他们手里攥着李纨的梯己足以度日,再未曾想到他们在金陵竟过得格外不好,不得不千里驰驱回京,不由生出十二分的怜悯之意。
不独贾兰出息迷茫,便是李纨想替贾兰结婚也不得,凡是她看上的,人家看不上他们,人家看上他们的,他们又嫌对方穷酸。
贾母附和志:“对!对!”不管李纨如何,她到底替贾野生大了一个儿孙,且贾母夙来喜好李纨清净守节的循分守己。
黛玉迩来未曾留意贾家的动静,等她晓得这件事时,已经是大半个月后了,还是巧姐带着功课来请她验看时晓得的。
凤姐内心很有不满,大房二房早已分炊了,宝玉都见机地搬了出去,凭着本身的技术度日,不肯登门求庇佑,一个孀妇奶奶带着儿子住在大伯父家里像甚么模样?本身承诺了这件事,转头如何向贾赦和邢夫人交代?要晓得他们心疼宝玉还罢了,对别人可没那么些顾恤。李纨在荣国府管家理事的时候,大房的处境比本身管家的时候还差。
对于李纨,贾赦本无甚打仗,邢夫人在李纨管家理事时亦无半分面子,本日他们想托庇在本身门下,哪有如许的功德?是以,贾赦和邢夫性命人传话道:“一姓两家,无同居一宅之理,但是,如果置之不睬,又似不近情面,倒不如就依从宝玉之言,毗邻而居,瞧在同姓同宗的份上,总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尔等遭受没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