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共4页]
贾敏越想越怒,恼道:“真不知母亲与二哥是如何想的,竟然有了这个想头,我也晓得他们打的甚么主张,不过是想着把元春送到太子宫中去,将来太子即位元春也能有个名分,殊不知那宫中的人哪个是好相与的?一不谨慎命都没了,便是熬出了头,今后骨肉分离,又有甚么趣儿?”
贾敏闻言不由悚然一惊,她虽觉元春进宫不当,但也是想着娘家过分无能,竟以女子求荣,却未曾想到皇子的争斗上去。
太子乃是元后嫡子,是天子一手教养长大的,不说现在太子职位安定,就是太子失势,也轮不到十皇子,甄家之势实在太盛,江南宦海几近都被甄家掌控,如果十皇子继位,届时外戚势大,甄家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这天下事姓李还是姓甄都不好说了,这是天子毫不肯意看到的,因此除非今后十皇子逼宫,不然皇位绝对落不到他头上。
贾敏心中又急又气,这夺嫡之争本就凶恶万分,林家与贾家乃是姻亲,一损俱损,到时候贾家如果以开罪,于林家也是极其倒霉。她虽是贾家女,但现在是林家妇,有夫有女,在她心中,女儿与丈夫才是最首要的,娘家尚且得靠后,毫不成能看着林家是以事受贾家连累。
贾敏在给贾母的信中婉拒了亲上加亲的发起,只说黛玉年纪尚小,他们伉俪并未筹算过早给她订婚,又劝说贾母撤销送元春动机,尽早给她找个好人家等等。
女史虽说比上面的宫女略好些,毕竟还是是服侍人的下人,堂堂国公府的令媛,送进宫去当下人,官吏之家哪有这般行事的?实在让人笑话。
而贾家现在明面上是太子的人,一面又暗中向甄家投诚,这般行动,与墙头草无异,乃是上位者最忌讳的,恐怕到时非论谁胜谁败,贾家都不会有甚么好了局。
林如海自前次拐卖案一案后一向在暗中重视甄家,对甄家暗中的行动已经有所体味,不过是图的阿谁位子,暗叹甄家被繁华迷了眼,也不想想,十皇子毕竟年幼,只凭天子的宠嬖那里争得过他那些成年的哥哥们。
林如海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只是你如此说,恐怕岳母不会听,最好再修书一封与大舅兄,他毕竟才是国公府的仆人,且大舅兄为人最是循分守己,你与他详细申明短长,想必他会细心考虑此事。”
贾母闻得此过后心中天然非常欢畅,林如海位高权重,又只要黛玉一个女儿,想起黛玉与宝玉年纪相称,家世模样都是极其可贵的,便想着亲上加亲。
林如海满腹疑窦,接过函件重新细看,待看完贾母所谓的亲上加亲时便皱了眉头,不再看下去,放下函件,看向贾敏,说道:“好端端的,岳母怎的俄然提起这事了?”
反倒是大哥,固然行事有些放诞,但并无野心,平日也只是喜好古玩美人之类,说好听了些是满足常乐,说刺耳点便是怯懦怕事,若与他申明此中短长,想必另有些用。
宝玉虽说是国公府的公子,但说到底,将来这国公府的爵位还是由长房担当,二房毕竟是要分出去的,宝玉身为二房的嫡次子,分得的财产有限,就算贾母把本身的梯己都给了他,宝玉仍旧只是个五品官员的嫡次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