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祚高门》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0095 无人为耕[第3页/共3页]

沈充对家中麟儿能够说是对劲到了顶点,出则纵横捭阖,入则治业兴家,不敷一年又练出一批军纪严明、令行制止的少年兵。比拟下来,他这个为父者反而有几分汗颜。

畴昔这十多年,会稽少有兵灾、饥荒、瘟疫等大的动乱,但吏户军户之数却直线下滑,至今只剩万余户,再扣除各级官吏合法的荫占指派,郡府能够把握的只要戋戋七千余户。是以固然有大量课田,但却始终处于荒凉中,良田无所产出,令人扼腕。

对于老爹的才气,沈哲子天然是信赖。之以是迟迟打不残局面,毕竟还是处所大族权势太强,盘根错节,既然拉了贺氏一派,另一派天然便对峙起来。会稽其他清望大族,孔氏与沈家本就有隙,虞氏更不必提,虞潭早在年初便辞吴兴郡中正,至今赋闲在家。

比及世人都散去,伶仃面对儿子的时候,沈充又感喟一声:“我在山阴,听青雀你所为各种,实在奋发。只是居此官久,颇受掣肘,偶感意懒,反不如以往提兵纵横称心。”

如此吊诡一个局面,沈哲子这个穿越者都无计可施。处理计划明显摆在这里,如果能把北地流民内迁到吴中投入出产,结果要好过他埋头攀科技树、种田二十年。但题目是,这已经成为南北士人的一个忌讳,谁碰谁死!

固然沈充心内有些不肯意,但在政治上还是与庾氏兄弟等豫州侨人更加挨近。侨人也非铁板一块,琅琊王氏是青徐头马,庾氏兄弟已成豫州旗号。

列座掾属,大半为沈家本来具有的力量,自家属人并部曲将,另有本来吴兴具有的人脉。至于会稽本地人,则只要包含贺隰寥寥几个,可见老爹在会稽混得也是不高兴。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