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 豫州刺史[第1页/共4页]
只是想要达成这打算的第一步坐镇会稽,难度并不算小。
稳定三吴对于稳定时势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沈充本有叛史,要压服朝堂认命其坐镇会稽核心之地已经不轻易。会稽士人对吴兴沈氏又不友爱,就算能坐镇会稽,可否快速稳定局势也是一个隐忧。
庾怿闻言后摇点头:“哲子你这设法虽好,但浅近了些。会稽确是上选,但眼下重如果维稳局面,我担忧你父亲去了会稽不能平复局势,如果呈现翻覆,再要争夺眼下的良机复起可就困难了。”他是担忧沈充被会稽士人联手抵抗颠覆摈除,毕竟会稽眼下还会聚万余义兵,是以不作此想。
但这个筹算,眼下却有些不应时宜,乃至能够说是妄念。起首是老爹身为南人,沈家又非江东一等高门,名誉不敷出任重镇。其次是庾家局势未成,追求重镇力有未逮。第三朝廷挟平叛之威,正要建立君威,绝对不答应江州重地再落入难以节制的人手中。
固然会稽仅仅只是郡治,但其地理位置决定,一旦北方有事,便成为全部江南的稳定火线,一旦加督诸郡军事,权益之重,不逊江、徐,足堪列于方镇当中。
“那么哲子你又有甚么观点?”庾怿闻言后微微一笑,转问沈哲子。
沈哲子并不想让自家力量在这类内斗抵触中耗损掉,那么只能暂避锋芒,韬光养晦,择时而起。
当然居其位便要承其责,老爹要居显位,必定要应对应战,但豫州这里地狭公众,贫乏纵深,一旦与苏峻产生抵触,必定是短兵相接,一个措置不当,或许就要全面开战。
只是,本来会稽义兵是以讨伐沈充为名鼓起,现在却成了编外的辎重押运队,还要帮沈充运奉高低办理的赋税,这个脸就打得有点狠,让情面何故堪?
当然也并非全无能够,以沈氏南人身份节制会稽道理上能够说得通。有了这个前提,再结合庾氏的力量,在朝堂上并非没有一争之力,需求时乃至能够放弃都督诸军事的权力。另有一点则就是,要让三吴士人明白,有老爹如许一个能人坐镇会稽,才合适吴人的好处,制止侨姓变本加厉的向南边腹心渗入。
“这也不是没有化解之道,会稽虞公固然勤于王事,而我父亲又归于王统,不免师出知名。若任其乍起乍伏,不免动乱,不如请奏朝廷,请虞公统帅部下北上勤王,押运三吴赋税以输京畿。”
晓得庾亮的筹算后,沈哲子倒是有些不测。看来身处中枢的庾亮对老爹的投奔也非常看重,本来他觉得庾亮顶多情愿给老爹追求交广湘之类的边州,没想到竟然真把老爹当作一张可用的牌。
王敦一反再反,便是因为荆州、江州皆在王氏掌控当中。厥后荆州刺史陶侃谋废王导,也是因为其兼任江州才成其势。若没有江州支撑,荆州虎伥虽凶,但也势难耐久。
由此也看得出庾亮要杯葛王氏之心,以及其把握的力量之匮乏,就连老爹如许一个新近归附的人都要委以重担,大抵也有令媛市骨的心机。
流民帅南来平叛,立下大功。朝廷已经任命苏峻为历阳内史,以其摆设当场驻扎设防江北,天子司马绍要借其势来压抑侨姓大族的用心极其较着。
沈哲子听到这里,嘴角便忍不住一抖。这位老世叔对江州是有多大的渴求,本来汗青上便是为谋江州而身亡,现在还是想让老爹出镇江州,还真是矢志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