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武挥鞭》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刘彻监国[第1页/共3页]

景帝抬手禁止袁盎出言安慰,缓缓回身,目光熠熠的盯着沙盘,看着沙盘西北角两条代表着西北大道的黑线直相称外的河西草原。现在羌人式微,匈奴右部亦遭重创。只需在关外数百里外筑一大城,南依祁连支脉焉支山,北面周遭数百里的腾格里大漠,便可堵截匈奴与羌人来往,又可扼守河西通往西域的狭长走廊,此时分离在安宁以西千余里长城关墙驻守的十数万边军便可减少大半。

稍晚时候,丞相袁盎亲身登门拜访了几位保皇派的元老重臣,他们虽不如袁盎位高权重,但皆是出自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倒也算不得袁盎折节。长安城本就没有隐蔽之事,风声很快就传遍了北阙甲第,引发了很多故意人的存眷和猜想,乃至派人隐晦的刺探动静。只是袁盎虽未粉饰行迹,和诸位老臣却尽是闭门商谈。诸位老臣也是默契的保持沉默,未漏出涓滴有效的信息。

“克日大病一场,倒是让朕及时觉悟过来。现在太子尚且年幼,朕却已沉疴难愈。此时最紧急之事不是开疆拓土,朕要为太子留下一个安定的朝堂。”

刘彻早已在中心官署协同理政一年不足,本日要朝议的大多政务也都熟稔非常,几近都在官署颠末他的核阅,很多奏章上面另有他附加的注记谏言。很快他便将丞相府所属诸位大臣的奏议裁示结束,诸位大臣也未有涓滴贰言。丞相袁盎历经三朝,所经手的政务俱是措置妥当,若不是甚为毒手之事,常日丞相府的奏事根基上就是逛逛流程。

“诸位大臣另有何事上奏?”

“臣罪该万死!当初若不是臣力阻太子代陛下监国,陛下便可用心军务,临时无需为政务劳烦,本日也不至龙体抱恙!”沉默很久后,袁盎猛地跪倒在地,凄然请罪,脸上写满懊悔之色。

很久以后,他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既然时不予朕,朕也不该强求!大汉立国以来,为了与民生息,数代先帝在匈奴威胁下忍辱负重数十载,方有本日昌隆强大。朕现在尽复河朔已是大幸,未竞之功便交由先人来做吧。不然朕怕也如秦皇暮年,好大喜功,遗祸社稷啊。”

袁盎踌躇半晌,方才出言:“若依最后的筹划,只铺设从长安路子天水直通陇西的沥青大道倒是能提早完工。只是太子殿下年初复又增设了长安路子安宁中转西北长城边塞一线的大道,方才拖到此时。”

刘彻目睹大殿比昔日早朝冷僻很多,完整没有他猜想中的暴风骤雨,本来筹办的诸多手腕竟毫无用武之地,只感觉重重一拳砸在棉花上,顿动人间孤单,当即环顾四周道:“如果当真无事启奏,那孤王可就退朝了?!”

“陛下……”

景帝不觉得意的摆摆手,复又扭头望向天井内沙盘的一角,慨叹道:“原觉得这西北大道能在春夏之际完工,却不料多花了大半年啊。”

“大胆!”一向沉默侍立在刘彻玉阶侧畔的掌印寺人孙全眉头一皱,便是呵叱出声。

“殿下!”

窦浚明显并不对劲刘彻的答复,一揖到地,诘问道:“臣再大胆,敢问陛下龙体何日方可大愈?”

景帝豁然回身,直勾勾的盯着袁盎,沉声道:“朕已交代过太子,从明日起,朕便在后宫用心静养,由太子再度监国,此番卿家及诸位元老当经心帮手,勿再非议。朝堂上的跳梁小丑如有异动,卿等也无需去管,任由他们闹腾便是。”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