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酱血案[第1页/共3页]
巴郡太守见得那文书,觉着也不是甚么大事,也就没特地奏报朝廷,巴蜀与西南夷为邻,过往也没少发作抵触,只要大汉军民不呈现较大伤亡,便无需事事奏报。
老子信了你的邪!
这标兵为囤驻在枳县的边军所部,见得大队夷兵犯境,忙是飞速返回边军大营禀报。
……
只要不折损太大兵员,这等事呈报到太尉府,多是看过后就压箱底了,不会再呈给太尉,更无需转呈给天子陛下。
三千余披坚执锐的汉骑,对上千余身着皮甲的夷兵,又是在阵势开阔的山边,固执战戟冲锋,不消半刻工夫将夷兵杀得四散崩溃。
断人升官之途,仿佛杀其父母。
实在是他那身锦袍华衣在一众瑶人中太惹眼,明摆着就是领头的,汉骑将士自是都想抢到斩杀敌酋的首功,唯恐被其他袍泽抢先,干脆就把战戟当作标枪,玩命的往他地点之处投去。
然夜郎王倒是死了女后代婿,且他的爱女肚里还怀着孩子啊!
标兵虽只瞧见近千夷兵,可难保只是先头军队,背面指不定另有大队人马。
枳县的县令见得钱庄的总掌事亲来报案,不敢有涓滴骄易,遣了县尉暗中探查此事。
夜郎王特地遣人给巴郡太守下了战书,让他洗净脖子等着。
冥冥当中有定命,诸般偶合集结出此等令人啼笑皆非之事。
一尸两命!
他边是调兵遣将抓紧边城守备,边是誊写详细奏报,遣人快马呈送天子陛下,还不忘顺带上表请战,非要亲手弄死那傲慢的夜郎蛮酋不成。
好货自是不便宜,此番弄回的三瓮上等枸酱,光月余前下的定钱就足足三斤黄金,临到取货时,又付了六斤黄金。
然并非每种货色都能下毒,且要悄无声气的动手更不轻易,故也非每次都能如法炮制。
便是如此,一瓮枸酱激发一桩血案。
没人敢多作劝止,皆唯恐被他斩于刀下。
刚好此次的私运估客采办的货色中有很多饴糖,乃至上等枸酱,这就好下毒了。
下毒的体例非常讲究,用蝰蛇毒汁与数种香花汁异化,以蜜蜡封成小丸,混入枸酱中压根是瞧不出来的。
对瑶王而言,自是人间悲剧,使其哀思欲绝。
巴郡太守不但不筹算惩办二人,反倒想将此计写入策论中,呈送给天子陛下。
因而乎,此事也就枳县边军向太尉府呈了份例行性的公文,而非军情呈报,显是没将之视为外夷犯边,而是因偶发事件,杀了越境的夷酋。
若真只做这些防备,枳县的县令和县尉也算是措置得宜,也便不会产生背面的大事。
巴郡太守乃是武将出身的边郡太守,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瞧得如此放肆的战书,不由气得七窍生烟。
县尉就想出个高招,查出私运商队时先不脱手擒拿,而是偷偷往他们的货色里下毒,如此买方拿到货色后,就算不被毒死,对走黑货色的汉商也不再信赖了。
边军将领闻讯,惶恐之余忙是遣麾上马队尽数出营,先赶去堵住那条山道出口,他则先去点齐步兵,随后就到。
他脊背直冒盗汗,那山道幸亏只是用来私运,如果夷兵经此路出境,对毫无防备大汉边民烧杀掳掠,那他这县令起码要定个怠惰渎职之罪。
两人自是一拍即合,接连试了数次,倒还真是见效,私运商贩逐步变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