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1页/共3页]
总之汉军有自成一体的科罚体系,军律不但极其严苛,判罪过刑也与民律有极大的差别。
服食鸦片者,押入虎帐勒戒;戒后复食者,割舌黥面;再戒再复食者,斩立决!
然如果天子陛下中了这鸦片之毒,被匈奴人随便拿捏,任贼人予取予求,那社稷危矣!
意便是说,兴讼和判罪的官员是分开的,近似后代的法官和查察官,郡太守鲜少亲身断案,就如同朝堂之上,天子也鲜少会亲身为大臣科罪,多是交由廷尉府主审,御史府从旁监察。
国度,国度,国为大师,家同小国,国君昏庸必祸国,家主尸位必害家。
在朝廷公布讨贼檄文后,又公布了丞相府,御史府,太尉府,廷尉府,四府共同制定的《禁毒律》。
后代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从明清两朝取材,疏忽朝代差别,那是极其公允的。
大汉朝廷公布讨贼檄文,痛斥匈奴卑鄙,鼓动倭奴以进贡为名,向大汉天子献上以毒株罂粟制成的“福寿膏”,企图暗害今上,此等卑鄙行动实在人神共愤。
倭奴企图暗害天子陛下之事,实则已畴昔月余,在彻查此案的期间,天子陛下让暗卫抓了很多仆从试毒,并亲身领着朝臣们前去观赏。
百年屈辱!
群臣皆是骇然色变,盖因他们想到天子陛下几乎就遇害了。
禁毒律写明,汉境内制止私种罂粟,凡种十株以上者,枭首抄家,凡种百株以上者,夷族!
说句刺耳的,天子崩殂倒还好,大汉虽是痛失贤君圣主,但现下另有太上皇坐镇,皇子刘沐再过数年便也可束发,提早及冠担当帝位不是难事。
大汉臣民不由心下惴惴,盖因他们多是不知何为罂粟,何为鸦片,唯恐在不知情是冒犯了这禁毒律,凭白丢了性命。
匈奴和倭奴下毒暗害他当然是假,但他身为穿越众,确切对毐品的风险有深切的熟谙,更深知鸦片战役给清末的中原民族带来多大的风险。
却在此时,已到达夫甘都卢的南海海兵舰队正分出小股舰群,在远洋看望合适莳植罂粟的岛屿,此后大汉海军吃香喝辣,就端赖它了。
刘彻环顾群臣,阴沉着脸,冷声道:“瘾至,便似你等瞧见这般,其人涕泪交横,手足疲劳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昂首受死,不能稍为活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色彩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檄文在各郡县官府张榜公布后,大汉百姓自是群情激奋,他们虽不晓得那罂粟和福寿膏是甚么毒物,但被匈奴贼子用来暗害天子陛下的,必是剧毒非常的。
与平常百姓分歧,大汉群臣多已见地过那福寿膏的祸害了,且晓得极难防备。
御史大夫直不疑率先出言道:“陛下,此事悠关社稷,确是不得不防啊。”
取人道命不成怕,惑乱心志才是最大的祸害!
群臣多出身世家大族,想到族中后辈如果误服罂粟之毒,害了本身不说,怕是还要遭人操纵,风险全族,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禁毒律公布后,大汉臣民晓得轻重,廷尉府和处所官府皆无禁毒律的断罪权,冒犯此律无疑是要依军律措置,光听着就感觉头皮发麻。大汉军律森严,军中的拷问行罚更是向来干脆利落,可不甚么心机听犯人巧舌令色的抵赖,若被押入虎帐断罪,谁能活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