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武挥鞭》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1页/共3页]

自是没有,且不说抗旨不遵,大汉会否真的出兵前来征讨,光是实施关禁,将北地各郡的边市尽数封闭,乌桓诸部就得闹出大乱子。

大月氏使臣侧耳聆听,眼神垂垂大亮,实在觉着此事大有可为,却也不敢私行定夺,只得先遣快马返国,有待大月氏王决计。

回家!

见得大月氏使臣不解其意,张骞便是附在他耳边低声说了数句话。

按理来讲,五大精锐骑营遣出三支,骠骑将军郅都身为五大骑营的主掌仆射,该是拜个大将军,作为主帅领兵出征的。

大月氏使臣几乎吓掉了下巴,他们是先与祁连山南的月氏贵族们议定此事,才出使大汉,前来借道的,故而晓得要迁徙的月氏族人足有二十余万。每人付两斤黄金,那就意味着大月氏要向汉廷付出高达四五十万斤的黄金,这对大月氏而言,的确是闻所未闻的天文数字。

大月氏使臣听罢,端是哭笑不得,心道汉人果是喜好弄些弯弯绕绕,总归都要钱,直接开口要价多好。

即便战马再少,大汉天子下旨要征调六万马队,乌桓贵族们岂敢有半分推拒,何况汉使都说了会有“大繁华”,乌桓贵族跟汉人没少打交道,深知即便是奸猾似鬼的汉商们,也向来以诚信为本……除了偶尔会在左券中挖坑下套。

大月氏使臣生生被他绕晕了,端是哑口无言,只是大月氏实在拿不出这笔巨赀,为之何如?

大月氏使臣虽也早有被大汉狠讹一笔的心机筹办,然闻得大行令张骞的要求,仍不由有些发楞。

张骞便是为他出了主张,黄金不敷,能够用牲口和仆从来换,尤是精美战马,多多益善啊。

张骞只觉是在对牛操琴,故也懒得再跟他废话,就顺他之意,开口报价,不管男女老幼,每口月氏人两万汉钱,合两斤黄金。

大月氏使臣到达长安多日,也晓得即便大汉京畿的仆从时价昂扬,平常精干仆从也就两万钱出头,硬是要二十余万月氏人不分老弱妇孺皆受两万钱,也未免欺人太过了。

刘寄身为大汉亲王,本觉得出任细柳校尉已是本身军伍生涯的至高点,何曾想过能出任大将军?

大月氏的人丁与康居相称,也有五十余万,但作为纯粹的游牧民族,其国力和康居差太多,更没法和大汉比,何况昔年乃因国破家亡,才狼狈西迁,有花去数十载工夫才慢慢规复元气,哪来的四五十万金?

没错,月氏迁徙。

这不是自觉自傲,而是建立在强大的气力之上,刘彻坐拥忠心耿耿的郎卫,羽林卫和虎贲卫,谁敢反,谁能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绵羊。

故国虽灭,故交尤在,且再度建立起昌隆的国度,更是想接他们“回家”,过往的恩恩仇怨还首要么?

不但刘寄欣喜万分,便连贵爵权贵和文武百官都不得不赞叹天子陛下气度豁达,用人不疑,疑人不消,竟不忧心胶东王手握重兵,貌似也不怕他今后功高震主。

大月氏使臣不由两眼瞪圆,满脸惶恐之色。

赎买用度也就罢了,甚么叫买路钱和护送费?

汉廷为何要调兵?

汉廷却不管那么些,马上调兵遣将,不竭往边军敦煌集结雄师。

大汉君臣竟已晓得大月氏的策画,且企图分一杯羹!

然天子刘彻觉着郅都年龄渐高,不宜再驰驱劳苦,何况还需他留下制衡秦氏,李氏和公孙氏这三雄师中派系,干脆就将大将军的帽子扣到了胶东王刘寄的脑袋上。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