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1页/共3页]
大汉现下甚么都不缺,就是缺劳动力,还得是便宜劳动力。
数日前,从长安设飞的鹞鹰给他带来了喜信,楋跋子已有孕在身,陛下准允他在此战以后回返都城,六万羌骑则将屯驻在兴建中的张掖城外。
现在他瓦素各是军功赫赫的大汉卑禾候,自个女儿又是深得公婆宠嬖的梁王嗣子妃,顶着皇亲国戚的名头,在长安足可横着走,不比外邦藩王来得强?
乌孙人在白山以北繁衍生息,冷静强大本身,没有月氏和诸羌等外族扰乱,匈奴又远距数千里之遥,中间还隔着崇山峻岭和呼揭部族。
正因如此,乌孙昆莫猎骄靡生出两面投机之心,出兵与汉军在火洲对峙,想向汉国亦讨要些好处。
汉军主帅李广见着这等惨状,不由长叹:“我大汉与乌孙结下此等血海深仇,怕是永久再难化解。”
攻城三日,屠城三日,焚城又三日。
“攻陷此城,便可回京复命了!”
梁王刘武早是应下,楋跋子的宗子是为刘买嗣子,今后或可担当梁王之位,若楋跋子再诞下次子,则可让其继母族香火。
“太尉放心,末将早已下了严令,不准将士劫夺王宫,过往在西域诸国亦是这般章程。”
乌孙国虽向匈奴称臣进贡,但远不似东胡部族和西域诸国般被肆意剥削,每岁只需进贡些许外相财贿便可,盖因山高路远,匈奴铁骑对乌孙国也是鞭长莫及。
李广重重颌首道:“正该如此!”
城头的乌孙守军看着城下的族人不住哭嚎,多是撇过甚去不忍再看,滚木擂石砸落城下,将攻城的族人砸成肉泥。
因着阔别兵祸,又居水草肥美,物产丰沛的伊列水流域,乌孙部族得以疗摄生息。颠末数代繁衍,乌孙子民已近愈七十万,气力早是远超往昔。
乌孙属地有条长达两千余里,支流浩繁的河川,名曰伊列水。
五万足矣!
两路雄师会师后,归拢了各自押来的乌孙战奴,估摸着约有五万余口。
这些汉人眼中的极西之国更是早已遣使来朝,虽未称臣归附,却亦送来厚重的供奉,向大汉示好,乃至想寻求庇护,只因相较于大汉这悠远的东方国度,西边的康居和安眠两国对他们的威胁更大。
丝绸之路,还是仆从之路,这是个题目。
马屿忙是躬身应诺,领命而去。
刘彻瞧她那对劲样,点头不已,女人果是喜新厌旧的物种。
六十载,一甲子。
伊列水源出白山山脉西北部,向东北方流淌近千里,与其右岸支流会聚后,主河道又转向西北蜿蜒千余里,终究汇入夷播海,即后代的巴尔喀什湖。
乌孙人不擅筑城,大多城池的城墙高不过两丈,被汉军押来的战奴常常仅死伤小半,尸身便可垒成让战奴们无需攀爬,便可直接冲上城头的血肉缓坡。
所谓的母族香火,可不就是瓦素各的香火?
瓦素各自是大喜,觉着刘武这亲家实在够意义。
李广抚掌大笑,复又叮嘱道:“你得先传令羌骑将士,待得攻陷赤谷城,旁的宅邸皆可劫夺,唯独那王宫可别动手,里头的珠玉珍宝皆得细心造册,运回长安尽数进献给陛下的。”
乌孙国天孙军须靡曾遣使乞降,李广不受,让使者传回话去,大汉陛下已颁诛绝令,必夷灭乌孙全族。
他们倒没出言反对,毕竟贩奴亦是暴利行当,顶多今后前去西域的商队少带些奴婢,多带侍卫,直接在西域当场采办外族仆从,再用来押运货色回大汉,也算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