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1页/共3页]
刘彻想着后代大使馆也是各国自行出资兴建,使馆职员的花消也由各国自行担当,没事理大汉要出钱养着外邦使者,干脆在北阙甲第建个初级租住区,他们爱住不住,出不起钱就趁早滚蛋返国。
总之只要占有着城池,又臣服大汉的西域部族首级,都已占地称王,实则辖地和属民还不如大汉境内的大县县令。
腊月间,关中各地因棉麦复种劳累整年的农夫终是能够稍歇些光阴,待来年开春雪化再下地劳作,匠人们却还是在作坊里繁忙不休,加班加点的赶工。
田氏商团在东市三坊建的堆栈是为各地行商筹办的,胡商亦可入住。
尤是四海为家的西域行商,来往一趟就是大半年,谁晓得回到西域时会不会就换了君王,他们早已风俗了,换谁做王不是做?
他们心下清楚,皇室实业要靠田氏商团的修建工坊替他们兴建高端大气上层次的堆栈,田氏商团亦可借助皇室实业的权势,打通各郡县官府,算是各取所需。
蛮夷邸的宅院必定要腾出小半,又不好驱除那些已入住的西域使臣,眼瞧再过半月两大藩王就要抵京了,大行诸官端是急得上蹿下跳,只得请大行令窦浚定夺。
窦浚能有甚么体例,近年他已不如何管事了,心心念念就要靠着清河百货为窦氏先人多攒些祖业,免得他们此后再没法入朝为官,又无所事事,乃至衣食无着。
现在大汉出兵西域已近半年,常常攻城掠地,便会搀扶新王,西域诸国本就是小国寡民,再被汉军决计裂解,让归附的部族朋分城池,攻占的十余国短短时候冒出百余藩王。
田胜听完天子的策画,自是欣喜不已,这堆栈定是大有赚头的,他早就想涉足此中,只是田氏的权势不似窦氏那般大,影响力仅限京畿三辅,想在各郡县广设堆栈,还得天子发话才好办。
刘非和田胜皆出言应是,不过是如艾格服饰和结合制衣般,相互分占市道,相安无事。
正因着有这些里通大汉的西域部族作为内应,安西将军秦立和稗禾候瓦素各征讨西域诸国时更是势如破竹,屡见临阵背叛,开城降汉者,不然以马队攻城亦是费事得紧。
匈奴畴昔也曾数度呈现大范围汉化的迹象,只因历代单于受了中行説等汉奸的鼓动,极力用倔强手腕停止匈奴臣民的汉化趋势,使得匈奴数十年仍只以游牧和劫夺为生,其社会文明的生长实在是处于相对停滞状况的。
早在大汉天子诏令西域诸国称臣时,他们就纷繁遣人快马送密函返国,恳请自家国君不要违逆大汉天子,汉军比匈奴还狠,绝非西域诸国能抵当得了的。
现下仗着太皇太后尚在,窦氏外戚也另有些权势,各郡县的官员还会给窦氏几分情面,诸般行事还是大开便利之门,需得尽速将清河百货开遍大汉各地。
若得以依仗大汉铁骑强军,凭甚么还要尊奉那群蠢货为王?
归正大汉现下也没太多邦交事件要措置,外邦蛮夷诚恳臣服朝贡就好,不平就揍到服,甚或出兵灭他丫的!
至于蛮夷邸院落不敷之事,刘彻看过大行府的奏章后,觉着倒不难处理,挥毫唆使,让大行府先将部分西域小国的使臣临时迁往公府在长安的各处馆驿,为两大藩王腾出蛮夷邸的小半院落。
借此推行堆栈的入住登记轨制,对社会治安的管束和谍报汇集都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