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1页/共3页]
光盱眙县郊便超越三千水匪,那面前这广袤的洪泽以内,又藏着多少?
翌日,齐山率麾下将士改走陆路,前去广陵。
为免耗时太久,他命两屯的十个什伍尽数分离,由各自什长带队,轮番刺探沿岸的水匪寨子,不竭相互瓜代。
齐山耸峙湖畔,深思半晌,复又传令将士们觅地休整,待明日再行出发。
齐山闻言皱眉,朝廷今后若想出兵剿除洪泽水匪,绝非易事。
汉帝刘启对于羽林卫甚是熟谙,晓得其仿南军建制,员额两千,每个部曲为十个屯,合五百人。
“两个部曲?加上其近卫和属官,也不过千余人,够么?”
“南阳,颍川,淮阳,九江,临淮,淮水沿岸五大郡,愣是一个没漏!”
(PS:汉初的黄河尚未夺淮入海,故而淮水是有入海口的。)
盱眙城位于淮水南岸,洪泽侧畔,乃是淮阴之地的重镇。
齐山剑眉微扬:“邗沟?”
岂料吴王刘濞早存反心,在运营吴国的四十余载间,独以诸侯国之力,暗自疏浚邗沟。吴楚之乱时,数百万石的粮草恰是借由邗沟敏捷水运北上,运抵盱眙城,供应数十万七国叛军。
吴王刘濞虽已伏法,吴太子刘驹倒是投奔了闽越国,且被闽越王邹程奉为上宾,两人狼狈为奸,豢养浩繁水匪,乘机造反之意已是昭然若揭。
可见淮水沿岸的水匪寨子何其之多,只是常日大多藏匿其踪,没犯下甚么大案,未曾引发官府的正视。
刘彻忙是出言安慰,唯恐天子老爹暴怒之下仓促脱手,徒然殃及无辜:“尤是九江郡,乃是淮南王刘安被除国后,方才置的新郡,九江太守上任不过年余,还得洗濯刘安旧部,得空顾及水匪也是情有可原。”
公孙贺的眼睛愈发明亮起来,脸上暴露讶异和欣喜急剧交叉的奇特神采。
中原诸侯现在对朝廷甚是顾忌,生恐下一个遭殃的便是自个,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是在各郡县运营多年的世家权贵,其盘根错节的好处纠葛乃至会影响到大汉朝堂的诸多重臣。
刘启全然会心,不由发笑道:“你是说,让公孙贺领着羽林卫去做水匪?”
刘启眸色微亮:“哦,你是说再暗中搀扶个水匪头子?”
刘启不由扬眉:“公孙贺?公孙昆邪之子,羽林校尉么?”
是夜,太子刘彻召了公孙贺入宫,将密旨和虎符交到他的手中,又是细细的叮嘱了一番。
即便如此,他们也足足用了两月不足,方才到达临淮郡,入得洪泽。
刘彻不由松了口气,缓声建议道:“父皇无需过分忧心,既能用卑禾候行那以羌制羌之侧,无妨再来个以匪制匪。”
天子老爹当然不惧中原诸侯造反,乃至不吝血洗朝堂,但如此一来,必将会耽搁武威城的兴建打算,待得匈奴右贤王完整缓过劲来,抑或向军臣单于借了兵,那局势就完整乱了。
另有这等美事?
“哦?”
齐山沉吟半晌,出言问道:“可曾查出水匪的粮食是从那边运来?”
“既是如此,朕待会便下道密旨,让他暗中行事。”
只要不殃及无辜百姓,对水强盗寇便能随便措置,还能劫夺某几家中原富商的货船,且统统斩获尽皆不消上缴。
齐山眉头舒展,遵循各种迹象推断,这水匪的来源应是叛军余孽无疑。
邗沟乃是春秋期间开凿的古运河,以此连通大江与淮水,因邗沟所处阵势南高北低,故其水源引自南端的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