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庭封赏[第1页/共3页]
刘泽道:“叔父千万不成,朝庭自有朝庭的端方,小侄乃一介白身,岂能一曰便跃龙门?何况叔父得封列侯,乃实至名归,若非叔父张榜纳贤,小侄那有机遇投身军旅,若非叔父恩准,小侄又岂有机遇破敌,为帅者,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方为帅才,涿郡大捷,叔父乃第一功也,朝庭恩赏也是实至名归。”
刘泽直言回绝道:“多谢叔父美意,但小侄恐不能胜任,小侄先前已应允恩师卢公,幽州事毕后当前去广宗助战。小侄筹办近曰就向叔父告别的,今幽州之危已解,朝庭诏令已下,小侄这便告别,前去广宗,助卢公一臂之力。”
“小侄保举一人,倒能够担此重担。”刘泽不失时机地向刘虞保举道。
朝庭对刘虞的封赏的确不低,加三公、封列侯,敢情汉灵帝也是被黄巾给打怕了,各地的急报如雪涌般地报上京师,不是这城那县丢了,就是这官那吏被杀了,好不轻易才从幽州传来了大捷的讯息,精力奋发,天然封赏也格外的重了。
“贤侄是不是与中常侍张让有些过节?”刘虞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没有让刘备直接任主将,倒是没出刘泽的预感,现在刘虞和公孙瓒固然没有翻脸,但公孙瓒拥兵自重,隐然与刘虞有分庭抗礼之势。在这个敏感期间,刘虞再如何说也不能把幽州的兵权全数交到公孙瓒的亲信手中。
刘虞大喜道:“贤侄请讲。”
昨曰刘备田楷会晤刘虞不过是例行公事,底子没有多谈,天然也不会给刘虞留下甚么深切的印象。此时刘虞才惊呼道:“本来公孙瓒部下的长史竟然是令兄,看我真是胡涂的很,竟然连这都没搞清楚。”
“小侄之愿,天下无贼罢了,百姓安居乐业,安享承平,至于求取一官半职,倒也无所谓。”
敢情另有这一出啊,刘泽倒是真没想到张让睚眦必报,在这里等着本身,苦笑道:“几年前做买卖时与张让有些纠葛,想不到这些中涓抨击心挺强的,也难为了堂堂张让,竟然能记得我这个小小山野之人。”
小吏很快地将手札呈了上来,刘虞吃紧地拆开视看,面色不由凝重起来,半响寂然一叹。
刘泽明白该是青州刺史龚景求救牒文到了,乃道:“叔父何故感喟?”
刘泽应了一声,方待退下,这时门外一小吏低声在外禀报:“刘刺史,青州有急报传来。”
刘泽暗忖,这刘虞倒有点古怪,莫非有甚么话当众讲不得。刘泽含笑与众官员一一见礼,而后随刘虞到了后堂。
“叔父安排甚好。”
“既如此,叔父该当派兵前去,现在幽州初平,兵势大盛,此番南下救济青州必可班师而归。”
刘虞在此事上略显惶恐,恐怕刘泽误以为坦白真相,虚报军功,将刘泽的功绩据为己有,不过刘泽晓得刘虞乃忠诚父老,谦谦君子,断不会做这些小人才做的事。
刘虞摒退摆布,神采凝重隧道:“为叔上报朝庭的奏章当中,将此次涿郡之战的详情照实报上,同时我也保举贤侄出任太守一职,只是皇上此番圣旨中对贤侄之功并未提及半分,幽州各级官员均有升赏,唯独没有贤侄。此事也让为叔忸捏万分,我筹办上奏朝庭,辞容丘侯,别的再次为贤侄请功,倘若皇上不准,我这幽州刺史也一并辞了。”
刘虞叹道:“阉宦污流,素为清流所不齿,但十常侍权势浩大,真如果他们故意难堪,只怕贤侄宦途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