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瓦》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14章 赌注宝马[第1页/共3页]

既然刘泽重生在了三国,就不会让这段汗青重演,不管如何,刘泽都要想方设法地挽留太史慈,将来争雄天下,必然会和江东孙氏为敌,眼看着太史慈南投将归孙氏,这可不是加一减一的算术题目。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象太史子义这般名将如果错过了,引为毕生之憾。”刘泽命赵云率领逻骑在各路口等待,一旦发明太史慈的踪迹,务必将他请回大营。

工夫不负苦心人,赵云在路口等了几天,终究看到了太史慈的身影。

“我家主公道屯兵诸县,成心想见子义贤弟一面,不知子义贤弟肯赏光否?”

刘泽道:“刘繇其人,铁面廉洁,若逢乱世,当为治世能臣,只可惜短于策画,不善军事,有贤不能用。知恶不能去,难为乱世之主。子义若投其帐下,恐怕是屈才了。”

太史慈能和小霸天孙策斗个不分伯仲,在三国期间,也是完整能跻身一流名将的行列。之前读三国,让刘泽最深为遗憾的是刘备竟然会让如许的一名绝代名将擦肩而过,太史慈南投刘繇,却不为刘繇重用,最后败北为孙策所擒,归降了孙策。刘表与江东素有仇怨,刘泽派其侄子刘磐屡寇艾、西安诸县,刘磐勇猛,吴军莫有人能敌。孙策令太史慈为建昌都尉以御刘磐,刘磐绝迹不复为寇。独一让人可惜的是太史慈英年早逝,病逝于建安十一年,享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慷但是允,两人击掌而誓,而后举杯欢筵,畅怀痛饮,直到纵情方散。刘泽命赵云给太史慈安排食宿,以高朋之礼待之。

“子义贤弟慢走!”赵云远远地就打上了号召。

“哈哈哈,知我者文和也!”刘泽大笑,“传我军令,拨营起寨,直赴徐州!”

“可鄙人已经应允刘使君,人无信不建立,岂可失期于他?”太史慈固然心仪宝马,但他也是个重信守诺之人,既然已经承诺了刘繇,断无失期之理。

刘泽亦笑道:“文和莫不是还对当年之事耿耿于怀?”

太史慈奇道:“公与刘使君了解?”

“子义,不是我禁止你去江东,实不忍见你误了卿卿性命啊。”

太史慈考虑再三,乃道:“就依刘太守之言吧。”

太史慈微微一怔,奇道:“刘太守何出此言?”

刘泽心中窃喜,面上倒是不动声色,伸掌道:“你我皆是信义中人,也不必签订左券,我们就击掌为誓如何?”

太史慈单骑独马,他方才回家告别了母亲,筹办到曲阿投奔刘繇,却不想在诸县碰到赵云,颇感不测,在得救北海之役中太史慈与赵云订交不浅,所谓豪杰重豪杰,当下含笑道:“本来是子龙兄,子龙兄不是随刘太守南下徐州了吗。缘安在此?”

刘泽对贾诩的目光之毒那是深有体味,说实话,本身只不过是仰仗着宿世的影象才对这段汗青有些掌控,而跟着汗青轨迹的变动,本身的掌控才气也越来越弱了,但贾诩不一样,凭着他聪明过人的才干,天下局势竟能预判个七八分,无愧于最顶尖的智囊之谓。

刘泽摇点头道:“某与刘繇在洛阳时了解,未有厚交。其兄刘岱,曾与某共讨董卓,其人自恃汉室宗切身份。刚愎自用,不纳忠告,死于黄巾乱军当中。刘繇虽一定同刘岱普通,但一样自恃甚高,不恤部属。子义前去,恐怕是明珠暗投,可贵重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