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开走![第1页/共3页]
“……朕受皇考大行天子顾复深恩,恭奉灵驾回京,具有成例,何敢不遵,何忍不遵!惟该王大臣等情词诚心,若不稍节劳勚,转无以仰慰皇考在天之灵。玄月二十三日,朕于丽正门外,跪送梓宫登轝后。先赴喀拉河屯行宫,跪迎灵驾,俟奉安芦殿,仍行晡奠礼。
“那大行天子梓宫谁恭送?”韩秀峰低声问。
“那毓英先跟大头归去复命。”
二十四日,行朝奠礼后,即启跸于二十九日还宫。统统梓宫沿途统统事件,著恭理丧仪王大臣等敬谨将事。梓宫到京之日,朕先于德胜门外祗候,俟灵驾到时跪迎后,由闲道诣东华门外跪接,步送至乾清宫,著各衙门及沿途各处所官周知,钦此!”
“行,秀峰就在此恭迎圣驾。”
韩秀峰笑道:“我不会拿百口长幼的安危当儿戏的,如果没猜错,福济奏称的这股长毛,十有八九是小股长毛,乃至能够是打着长毛灯号的假长毛,真没啥好担忧的。”
“臣韩秀峰领旨!”
直隶总督文煜路过密云去热河叩谒梓宫没几天,行宫那边就颁下“于玄月二十三,恭奉梓宫回京。统统经行各处。修治门路桥梁,自必抢先恐后”,并“著将承德府及所属州县,颠末畿内之宛平顺义怀柔密云昌划一州县,来岁应徵赋税,全行蠲免”的谕旨。而修桥铺路不是说在嘴上就能拿在手上的,要不是之前有筹办,现在再办必然来不及。
当他安插好密云防务,率河营赶到常山峪时,竟收到郑亲王、怡亲王和肃顺等人觉得公事繁多得空兼顾为由,奏请开缺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和办理藩院事件等兼差的动静。刚在常山峪行宫四周安设下来,又收到皇上恩准恭亲王赴热河叩谒梓宫的动静!
想到这些,韩秀峰轻叹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还是办好自个儿的差事吧。”
吴廷栋忙得焦头烂额,韩秀峰一样没闲着,从速上了一道折子,奏请将驻守沿途两个隘口的山西兵调密云,由帮办军务的副都统恩俊统带,而他则率河营赴顺天府与承德府交界处,恭迎圣驾及大行天子梓宫。
就这么在常山峪等待了近半个月,终究比及了皇上恭奉大行天子梓宫回京这一起上呼应安排的切当动静,并且是大头陪着曹师爷来宣旨的。
韩秀峰爬起家,接过谕旨,一边号召曹毓英坐下用茶,一边猎奇地问:“秀峰另有一处不大明白,恳请子瑜兄见教。”
“没啥好担忧的,官做到他这份上被弹劾很普通。如果这么轻易就被参倒,那朝廷不消干别的了,光换封疆大吏都换不过来。”
“这么说不消担忧?”
“韩大人,请起。”
“四爷说的是,管那么多干吗!”
回到下榻的小院儿。任钰儿已经把王千里差人去驿站刺探到的动静清算好了,不过这些动静与圣驾回京无关,满是韩秀峰最存眷的四川故乡的动静。
王千里不提也罢,这一提韩秀峰也感觉有些不成思议,毕竟提及来有八位顾命大臣,可究竟上八小我中真正有主意的就肃顺一个,何况焦麻子远在天津办团练,匡源早乞假回了都城,随驾的那几位满是碌碌有为的庸臣。
调兵可不是一件小事,特别在这个节骨眼上。
“长毛窜入川东,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不要从速给嫂子去封信,让她去别的处所避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