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恩赏问题[第2页/共3页]
“派人陈述大营,说我军已阻大散关蜀军,奉告招讨使,他可放心攻打张虔钊!”自领一军,身负重责,杨业气质比起以往较着凝练很多,冷声叮咛着。
刘承祐在东京时候为之牵肠挂肚的关陇战事,已至一个非常首要的阶段。蜀、汉两军,总计六万余人,在陇州、宝鸡、大散关这一片地区内鏖兵。
凤翔此地,秦岭南屏,渭水中流,陇岳西阻横亘,沃野布于渭北。东连京兆,南接成、凤,西邻秦陇,是关陇平原上的一块首要关键。
“此番是蜀军副帅韩保贞亲身统军,没想到此人如此无能,为统军你不费吹灰之力所败!”虞侯嘴巴乐开成一朵花,搭配着脸上溅着的血迹,完整一副百战懦夫的风采。
而汉军则不管那么多,于山前立寨逼战。蜀、汉之间的这场战役,明显是蜀军挑衅,建议打击,生长到现在的局面,反而是汉军以弱势之兵主攻,蜀军主守。
究竟上,若俯瞰两军攻防,非论从营防、兵力,还是自补给来看,在团体情势上,蜀军都是占有上风的,但是实际就是,正面比武,即便以一敌二,蜀军也不是汉军的敌手,何况,雄师作战,也不是纯真的一对一,一对多。
及至凤翔,与蜀军主力鏖战,在处理了蜀为数未几的马队以后,王峻以杨业为马军统军使,集雍、岐马军并其本部护骑总计两千余人,尽付与他,让他于西线监督大散关的蜀军,以免影响到鸡峰山的决斗。
【看书福利】存眷公家..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田野上,步军对骑军的范围性,便在于此。何况蜀军军器不敷锋利,士卒不敷精炼,连将领都显笨拙。
汉军在力压蜀军主力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大散关的蜀军,以弱势之兵,力抗两方,从气势上,完整压过了蜀军。但是,此乃险策,只要稍有不测,汉军便岌岌可危。
“将军,为何不将之赶尽扑灭?”身边的虞侯,战意犹盛,挥动战刀问。
以“哀兵”之势,再败蜀军,汉军士气顿时大振。虽前后连败蜀军,但在凤翔,汉军还是守不足而攻不敷,但王峻初独挡一面,本为建功而来,锐气很盛,蜀军如果缩回汉中还好,然北上趁火打劫,他却不能满足仅仅击退张虔钊了。
鸡峰山,蜀营傍山而立,分为三处大营,营砦颇多,但显得有些混乱,近三万的蜀军便被逼迫在内里,非常憋屈。
汉甲士寡,蜀甲士众,几近倍于汉军。且汉军成分庞大,禁军、岐军、雍军并关内诸州的散兵,看起来就是一干“杂牌军”,且统属不一。但是,就是这干“乌合之众”,硬生生地将蜀军给压抑住了。
如此逡巡游移的决策,也正给了汉军充足的反应时候。王峻在斜谷镇击溃李廷珪以后,没有专注于扩大战果,而是转而马不断蹄,率禁军急入凤翔,携大胜之威,入驻宝鸡。王峻的脑筋很清楚,也一向记着刘承祐的叮咛,凤翔才是与蜀军争锋的关头。
别的,也是最首要、最伤害的题目,汉军的粮秣,不敷了!
望着逃奔关隘的蜀军败卒,杨业勒马而止:“停止追击!”
以克服之故,关中诸军并援而来,史匡懿独扛于北线,凤翔这边,王峻以禁军、岐军、雍军(晋昌军)为主,并邠、同、华的一部分兵马,合马步军一万七千余,南下与蜀军战于鸡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