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堂议[第1页/共4页]
只可惜,一样没能获得刘知远的主动反应。严厉的面庞间,凝着一个令人生畏的神采,刘知远将重视力转向其别人,想要兼取建议。
此前,受刘知远命出使汴梁,奉表于契丹,献贺礼,表虔诚,趁便向耶律德光解释未敢离镇亲身上京谒拜觐见的启事,摸索一下其态度。当然,更首要的是“间谍”任务。耶律德光入主汴梁,中原河南士民深受其苛虐,此类的动静纷至沓来,但究竟如何,还需专人实地“考查”一番。
刘承祐双手紧袖,背在身后,就近打量着郭威。举止肃慎有礼,神采谨然,刘承祐心头暗叹,此时的郭威,是个有文明的武夫,有涵养,无半点骄贵之意,当真难使凡民气生恶感。
毕竟是刘家人,纵使没有甚么深远透辟的观点,却也能感遭到那可贵的机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例子,在这个期间过分于常见了。
刘知阔别去,在场诸文武互视了几眼,多少有些无法。刘承祐悄悄重视着大哥刘承训的反应,只见俊朗的面上尽是深思,显得“苦衷忡忡”的。
刘知远话里,尽是对契丹的顾忌,但观其神采,也仅是顾忌罢了。处在这个期间,作为一名合格的枭雄,野心激起的时候,别说几十万契丹雄师,纵使再倍之,亦不成能不战便即纳土献降。
出声的是两使都孔目官王章,这位是刘知远部下的干吏,与杨邠共掌政务,主官赋税。
唯有牢城都批示使常思尝试着提示了一句:“契丹饮马大河,稀有十万虎狼之卒,横行中原,以河东之力,恐难敌之。要不......还是再张望一二?”
王章的话仿佛提示了史弘肇普通,下认识地瞥了眼刘知远,但见其严厉的神采间多了几分沉凝,心头一跳,赶快请罪:“末将失态无状,请大王惩罚!”
深吸了一口气,轻晃了下脑袋,郭威低调地朝王府外走去,嘴里嘀咕着:“这北平王府二郎,城府倒是越来越深了......”
还是刘崇接话,拱手向刘知远,以一种必定的语气劝道:“兄长,信弟之言有理,当今天下,除了您,再有力挽狂澜、再造乾坤之豪杰。”比起刘信,刘崇看起来显得沉稳一些,但那双眼睛中的希冀倒是一点也没能掩蔽得住。
从堂议开端到结束,刘承祐都未表一言,只是冷静地旁听着。诸人散去,刘承祐也跟着起家,迈着淡定地法度,追上了别的一名一样未置一言的人。
抬眼迟缓地扫视了堂间众僚属一圈,见再无人颁发定见以后,刘知远方慨然一叹,表态道:“蛮夷肆掠,神州浮沉,孤领河东,只求戍卫治下百姓免于战祸,安享承平,已然足矣,岂再有分外之冀求。起兵之事,勿复多言!”
听其言,看着刘承祐那麻痹的神采,郭威眼睑微微垂下,思吟多少,方才娓娓而谈:“河东的将来,我等赘言再多,也尽在北平王一念之间。以大王的贤明睿智,刚毅果断,心中恐怕已有计议。末将等,只需静候机会,待大王马首所向,提剑而往便可......”
郭威所言王秀峰、白公者,指的是王峻与白文珂。王峻相州人,字秀峰,年青时展转多地,数度易主,直到投奔刘知远,方才安宁下来。军职牙将,职级职位固然不高,但其人很有些干才,办事得力,极得刘知远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