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页/共2页]
眨了眨眼,刘承祐持续开口,言语中带着引诱:“将军可要想好了,这但是一镇节度之位。”
“哦?”刘承祐身材又渐渐放松下来,问:“为何?”
听完李万超的话,刘承祐心中不免生出些感慨,一样是武夫,但是似此人这般明理重义的,还真是少见。刘承祐不清楚此人带兵兵戈的才气究竟如何,但就冲他所言,便忍不住心生好感。
步出二堂,夜色已深,清风拂过,吹动庭前竹木收回“沙沙”的声响。倒更衬庭前喧闹。扫了眼廊道间的侍卫,高防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不由回顾望了望,堂间黄光还是,隔着窗扉模糊还能看到刘承祐坐于埋头书案的身影。
......
二人简朴地交换了两句,李万超便被卫士催促着入内拜见。
夜里的访问过后,根基能够肯定,高防与李万超都可觉得用,有这二者的帮助,潞州根基不成能再呈现甚么大的不测。
不过,在刘承祐的严令下,全部上党仍旧处于戒严当中,不准收支。
在刘承祐的印象中,这个期间是君臣义绝,虔诚不成靠,背叛固常在。但是,高防与李万超二人的表示,让刘承祐对这个期间多了几分信心,这个天下,还是有些正能量的。
李万超很干脆地点了下头,诚恳问道:“是的!”
闻言,李万超没有涓滴游移:“愿从殿下之命!”
面见刘承祐,一上来,便闻刘承祐这一串赞美之言,李万超坐在那儿,一时有些发楞。不过他并没有多想,而刘承祐所讲,更有其对劲之事,面上暴露点追思之色,笑道:“都是陈年旧事了。”
李万超应当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被夸得有些不美意义,不过不被捧得这么高,心有所感,抬手慎重地向刘承祐说:“末将,仅以此身,倾力报效国度。”
同李万超说了些恭维之辞,刘承祐沉默下来,思吟了半晌,方才谛视着他:“想必将军,心中也猎奇,我召你何事吧。”
刘承祐细心地察看着李万超的神采,一脸俭朴,豪情竭诚,该是言出于心。
悄悄地吸了口气,刘承祐腰背一下子硬了起来,神采也变得冷肃,黄亮的烛光照得他那双眼睛直发光,说:“有人向我建议,让王守恩为潞州帅。然举义之事,我已获得过详细汇报。潞州得以光复,皆是将军的功绩。王守恩贪鄙,我欲杀之,以将军为节度,平静潞州,你看如何?”
“将军勿做谦辞,能得你这般忠勇之士帮助,共逐契丹,匡扶社稷,是河东之福,是天下之福啊!”刘承祐声音很轻,说的话却听沉。
话说完,刘承祐便紧紧地盯着李万超。
思及方才与刘承祐的对话,心中不免出现些庞大的情感,很快稳住心神,眼神腐败起来,神采轻松了些。
翌日,州城变了一个新气象,仿佛少了此前的压抑,城中军民根基都晓得,潞州换了仆人,他们是新朝治下之民了。对此,大多数人是表示拥戴的,起码不消再接受契丹苛政的剥削,哪怕他们远远体味不到中原百姓所蒙受的磨难。
就在上午,韩通率着马队都返来了,直接被迎入城中,向刘承祐面陈军情。
李万超现在四十多岁,虽已过了武将的顶峰年纪,但浑身高低透着一股子剽悍味。他是从自底层一刀一枪,靠着血勇厮杀,生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