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平安[第2页/共4页]
老李这件事是够蠢的,但大汉官员最善于的就是一刀切,省时省力赚功劳,八百多颗斩首轻松到手,再多砍一千多说不定都能封侯了。
但想要灭亡羌人,可比收西域、灭匈奴更遥遥无期。
谁知才迁畴昔三年,就赶上了第一次汉羌战役,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围攻令居等地。当时才25岁的赵充国便参与了守城战,在诸羌的围困下对峙了几个月,稍后汉将李息对湟中诸羌的征讨,赵充国也作为骑吏出战,有所斩获。
任弘笑道:”我曾读太史公书,见李将军传中提及,李将军暮年深思为何不能封侯,一一历数悔怨之事,他做陇西郡守时,边疆羌人背叛,李将军诱骗他们投降,说既往不咎,成果却将投降的八百余人在一白天十足杀了!成果西羌复叛,今后再不信赖朝廷,宁肯远遁也不肯再投降。”
他谦虚向赵充国求问,这时候车马停了,任弘才发明,他们已经绕到了昆明池的另一头,一片广漠的工坊集合在此,明显是暮秋,却热气腾腾,数不清的官隶和工匠在此繁忙,红色的蒸汽和奇特的气味直冲云霄。
高原反应的滋味他可还记得呢,青藏高原被称为第三极,是奇特的疆场。羌人的迁徙不是像匈奴那样大范围的挪动,而是从谷地到高原,各部落堆积的陇南青海地区,谷地、盆地海拔都有两三千米,高处的草场能到四千米。
这三个比方,真是让任弘面前一亮,难怪苏武盛赞赵充国晓得四夷之事,非论西域、匈奴、西羌,无不说到了关头上。
任弘最早想到的是经济上的差别:“羌人在游牧之余也兼顾农耕,而匈奴几近纯以游牧打猎为生?”
“像西安侯在西域光复若羌人,皋牢鄯善国、粟特人那样?”
赵充国阐发的羌人不成战服,任弘同意,羌人背靠青藏高原,必定了他们永久有一条退路,东汉没看破这点,便堕入流沙中难以自拔。
从赵充国处取完经,任弘对本身的新差事多了很多信心,不开边衅,不代表甚么都不做啊,他笑道:
“后将军有治羌全面之法,还望教我!”
三官当中,技能卖力辩白铜料,制定铜锡配比。钟官卖力制作陶制的钱范,冶铸五铢钱,大厩专门卖力将新奇出炉的三官五铢运输到天下各地。
“至于粟特人与西域诸国爱好丝绸,鄯善王敬慕汉制礼乐、耕具,在羌人那也行不通。羌人对大汉无所求,他们未曾要求开关市,未曾要乞降亲,丝绸不如牦牛织的粗布和缓。”
二者的类似与差别,就比如一千多年后,糊口在同一地区的藏与蒙古。
“西羌之事如此庞大,可我大汉派去措置羌事的官吏却不明白此事理。前些光阴在一次宴飨上,有位大夫更曾对我说,对于羌人最好的手腕,便是效仿李广,将羌人领袖骗来十足杀死,他以为如许就会叫羌人大乱,剩下的种落能够尽数归附大汉,扩地千里至西海。”
这是朝中对当下局面的阐发,任弘听了赵充国的话后,心中却松了口气。
哪怕再过一千年,也不要对第三极产生征服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后将军所言甚妙。”
任弘从善如流:“多谢后将军指导,弘毫不会为了功业和浮名,轻启战端,不过后将军,既然羌人不成战取,计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