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老子[第1页/共3页]
进入捐毒以西的“衍敦谷”后,河谷逐步变窄,沿山而行。山体色采或黄或赤,但几近没有植被发展,狭路紧贴着山体爬升,两旁岩壁如刀刃般锋利。左边是深达百丈,气愤地吼怒着的河道,还异化着冰川的红色冰渣,溪径险阻风雪接踵。
有汉商作为领导为雄师带路,本来汉人商贾来西域少,大多到达敦煌就停下了,玉门以西的贸易主力乃是粟特人。但任弘还是让已经身价千万的卢九舌派了些商队走丝路,细心记录沿途路程、山川,作为军情呈送给典属国,总不能永久依靠粟特人吧。
任弘在这膏壤上扬鞭赞道:“我虽是乌孙之婿,但亦要承认,伊列河谷远不如大宛敷裕。”
任弘已经让瑶光先行去了乌孙,有她在,乌孙马队的战役力稍稍能够获得点包管,走北庭都护府的赵汉儿亦带着五千属国骑到达赤谷城。
可任弘偏不,他在舆图上一点,选了一条远路。
这意味着,雄师已经来到了葱岭的另一边,对任弘而言,亦是来到了天下史的另一面!
在刘万年、冯奉世、郑吉几人看来,雄师翻山前去乌孙,让雄师食赤谷城之粮,亦就近打击都赖水和康居乃是上选。
火线是铁灰色的峡谷,开阔、平坦的河谷,蜿蜒伸展的河水边,可见成群结队的野骆驼在滩上寻食,最后另有些荒凉,但又走了数日,在雄师干粮将近耗尽时,火线阵势蓦地降落,门路绝顶呈现了大片的郁郁葱葱。
这语气如同豺狼看中了一块肥肉。
“故大宛需得出动举国之兵,随汉军击灭郅支。”
从葱岭冒头的汉军早就引发了大宛人的重视,当他们靠近名为“贰师城”的大宛城郭时,一群头上戴着青铜盔或尖帽子,金发绿眼卷须的大宛人便主动来拜见任弘。身后是一车车的粮食和礼品,明显,大宛王已经收到了任弘派去使者的国书,并做出了他的答复。
固然也有人宁肯烂在本地,但大多数在于阗、莎车受了几年苦的淘玉工仍然挑选了但愿,情愿跟着任弘西征,他们早就没退路了。
终究当上西域都护的郑吉苦笑:“将军也晓得彼辈乃是逃亡之辈,昔日多是轻侠恶少年与甿隶也,如何练?”
任弘大笑道:“狠狠清算,郑都护在西域这么多年,每年都有上千三辅轻侠前来,不都被你练成为国守边的强军?”
大宛三面环山,气候暖和潮湿,全然没有戈壁的枯燥,康居草原上吹来的北风也被山脉挡住,雨水充分,一年到头,两百多天皆无霜雪,不管农耕放牧,都是极佳的抱负之所。
暖和的阳光照在每个士卒的脸上,劈面吹来的是潮湿的风,绿草如茵,奔驰着结实的骏马,咀嚼着紫花苜蓿。目光所及,是一座座能够相望的城郭,连成片的农田和葡萄园,氛围中仿佛披发着葡萄酒和羊奶的味道,让人不敢信赖这是在“西域”。
雄师自带干粮,艰巨行进数日,又过了与捐毒民风附近的“休循国“时,就进入了更加狭小难走的“鸟飞谷”,意为飞鸟方能超越,山岳把蓝天挤成狭长一条,雪山就在头顶上,显得高不成测。
文忠大声道:“郅支为祸葱岭以西,阻断商路,大宛亦深受其害。”
“惜哉,看来和四十年前一样,大宛,再次与匈奴勾搭,挑选了战役!”
文忠应诺:“就算将西域南北统统绿洲城邦加起来,也不如大宛一半敷裕,难怪太史公伶仃为其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