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办法[第1页/共3页]
“没推测,吴大郎君亲至,实在是受宠若惊。”
“若非你哥哥言语里有马脚,我还不知她竟然趁你哥哥在书房勤奋之际,勾引他作那没脸的事。”
章越携着书袋来到书楼,见了管事施礼道:“见过管事,我方才去通禀,却得知大郎君已是出门去了,他让我来此抄书便是。”
那妇人神采乌青。
范氏垂泪道:“以往你哥哥在书房勤奋最多不过半个时候即回房安息,但昨晚却两个时候不回。我还道他长进了,随便一问哪知……”
吴安诗笑道:“恰是,恰是。十七妹果然聪明,那章惇当初在县学时,与我但是莫逆之交。”
这才坐了半晌,但见又是一人排闼而去。
这奴婢走后。
章越道:“这八字没有一撇的事,大郎君就莫要嘲笑我了。”
范氏随即脑补道:“你如此保护他,不会……我方才虽让你寻个豪门出身的后辈,但起码也需进士出身方可。”
十七娘道:“说来还是两位哥哥本身不好,不然嫂嫂们又何必拿使女来立家法。”
十七娘道:“我那里能和二姐姐比啊!不管哪样都逊之一筹,我在家只徒个安生罢了。”
吴安诗懵然道:“莫名其妙。”
“长嫂渐渐说。”
说完吴安诗拂袖而去。
章越吃了个软钉子道:“还请管事指教。”
“是上月二十七。”
书楼前后有十几个书架,上面都盛满了册本。
吴安诗道:“说来也巧了,是章惇的亲弟弟。”
吴安诗目送章越的背影对一旁管事言道:“这章三郎前次是几日来书楼借书的。”
管事点了点头,当即允章越上楼,同时表示他将书袋放下。
十七娘道:“长嫂,若打死了此婢,哥哥不免会在心底指责,外人也会说我们刻薄。”
吴安诗哈哈一笑道:“我晓得,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有了好动静,切莫忘了奉告我。”
吴安诗目光一凛道:“如何?这章三郎虽是豪门出身,但才学了得,此番县学公试经生第一,欲保举至国子监,如有机遇我还想收拢他至爹爹门下呢。”
二人把臂闲谈,这时正见吴安诗大步行来。
管事道:“好教小郎君晓得,只许借抄三个时候的书。另有言在先,不得全帙携取,取一本还一本。最重如果只许在桌中誊写,吴家之书未经答应盖不借出!”
吴安诗豁然道:“那还好。不过此子过些日子来书楼抄书,你可得看好了。”
…………
吴安诗道:“娘子你不懂了,章惇虽也是本县章家,但倒是旁支,为了考进士改了官籍,这章三郎是他未改籍前的弟弟。不知为何改籍后,至今也未相认。”
章越见吴安诗态度如常,没有多想告别而去。
对刚恰是县学进士斋的何七。他笑道:“章三郎,不也是在此么?我向吴大郎君求得抄书而来,你也是么?”
章越当即脱手找史籍,当即找到了数卷,但想到管事方才的话,只是携了一卷下楼。
章越心道,吴大郎君借书给己,也算违背这句话,肚子里有些气,也可免得。
十七娘想了想又问道:“那么还书的又是何人?”
“我道是甚么事……”吴安诗正待一口答允,忽想起了方才范氏对己说得话,没出处的心底一凛,脸上略有所思。
十七娘道:“嫂嫂,别说了,不是甚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