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准备[第1页/共2页]
营缮所,首要职责就是皇宫大内的修建保护,说白了就是个修补屋子的,陈掌柜话里话外都在说这个职位固然才是个八品,但绝对是个肥差。
李大牛只能送到福源楼这里了,他家的地多还没有浇完,前面也有人列队要租他的牛,书白得从镇上的车行重新租一辆马车进城。
“他们在担水浇地呢。”
陈掌柜的很能聊,最早体贴的是书白的学业,听平话白岁考得了金水县第一名,非常欢畅,说这个动静得送个信儿给他家老爷,他家老爷就是莫举人另一个比较要好的同窗陈立仁,人考上了同进士,现在在工部营缮所供职。
看望三叔是趁便,现在人不见了,买卖还得做,陈掌柜的瞥见张三儿搬下几个粗布口袋,眼睛立马眯成一条缝了。
小弯村上百户人家,有牛的不超越十户,这要拉水浇地确切也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何况人家的牛不能给你白使啊,得出钱租。
“啊?那,那我们去帮小福哥浇地好不好呀。”
“二姐,他们在河边干甚么呀。”
清源被兄长抱下车了,莉娘揉揉眼睛,本身跳下去,摆布看看,“咦?这扫地的伴计好面熟,三叔呢?”
事急从权,书白也不推让了,拿了事前筹办好的两斤小鱼干送给成叔,在村下来讲这这也算是很重的谢礼了。
等书白集会返来,几垄菜地都光溜溜的了,他换了一身旧衣裳就接过锄头翻地,同时和莉娘说了说集会上的事情,不出所料,有人附和拉水浇地,有人情愿等天水,归正村长说了,听不听在小我,结果自大。
兄妹两个细细的筹议,每一步都想到了,到了晚间书白就去下了两个大鱼篓,天刚蒙蒙亮,他去找李大牛,租他的牛车拉着两桶鱼、大大小小六个口袋,另有兄妹三人去了金水镇。
“我们这地界人杰地灵,金水河汗青上从没有干枯断流的征象,不过地里欠收,粮食涨价是必然的,早做筹算也好,归正粮食藏好了也不会坏。”书白思考着说给莉娘听,也是说给本身听。
村长和李德光走后不久,村里就响起了锣声,让各家各户的当家人速去李家祠堂,书白猜想是要说干旱的事,他就没去,成果李德光又跑来请他,还让他把那本农书带上,压服村民需求强有力的证据才行。
莉娘有点忧愁了,这高粱拿出去会给家里招祸的呀,如何办呢,持续当种子再种一季?或许第二季高粱米会再变小一点?
书白给村民提了个醒,让他们谨慎防备能够要产生的水灾,至于人家听不听,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不是?
“那我们也去浇地吧。”
说话间,铺子门口又停下一辆马车,李六儿先跳下来,说张五爷到了。
李六儿放下扫帚就去送口信,陈掌柜亲身泡了茶出来,书白和莉娘有点受宠若惊,道了谢才坐下说话,张三儿讨了大碗茶喝了就出去看车,倒是挺有眼色的人精儿。
莉娘把最后几根黄瓜和豆角全摘了就拔秧整地,家里有井,另有天庭水,不愁没水浇地,从速再种一茬蔬菜也好防备万一。
“哎呀,甚么叫雪中送炭,这就是哪!莉娘你是不晓得啊,这几天张五爷每天来,就是为了买你这个小鱼干啊,李六儿,你从速的去英国公府上说一声,就说张五爷要找的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