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儿子当官儿了[第2页/共2页]
李卫国清算好行李,这就笑着分开。
大明就缺情愿做实事的人,不是吗?
“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卫国兄,你这为何打包行李?”
有些事,有的人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有的人,已然脱手去做,孰强孰弱,高低立判。
李卫国的母亲这几天总感觉仿佛要有甚么事情产生,每天都心神不宁的。
“皇上现在任命我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利用抗倭之责!”
一众学子惊的嘴巴里像是被塞进了一个鸭蛋。
天啊!
……
不过罗圭倒是心急如焚。
你一个独根独门的学子现在出了京师,今后还那里有甚么宦途可言?
一瞅着李卫国这竟要走,罗圭、曾省吾、张梦鲤这些都凑过来,检察究竟。
李卫国拱了拱手,说道。
李卫国,你可晓得,你这脚踏出京师的门槛,极有能够就难再爬升了。
探花,探甚么花?李父还是不懂。
此事之前是绝无独一之事!
李卫国笑道,说着这又想起后代或人的一首诗,这便吟诵出了下两句:“埋骨何必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皇上终究一锤定音。
真是不成理喻,王氏叹了口气,狗剩不在,现在连个端庄说话儿的人都没有了。
李卫国一笑,并未直接点破:“还记得我们一众学子曾在堆栈说道抗倭一事?”
罗圭有些心急,可这些话不好说。
调到京师以外,千里之遥,底子连圣上的毛都见不着,如果再没有甚么功昭千秋的伟业,圣上那里还会想起你?
圣上有旨,臣子们就得星夜兼程,不敢怠慢。
“去那浙江道。”
总之李卫国这事儿让人恋慕,更让人忧心。
李卫国放下包裹,正色道。
李卫国笑道。
这些学子都是新科进士,过几日朝廷还要构造朝考,到时候皇上会有任命,天然是不会分开京师的,按理说李卫国更不该该啊,现在已然是正七品的朝廷编修,何故要分开京师?
有些事儿学子们虽说看不惯,可也就是说说就是了,那里有敢去动真格的?
“听,门响了,孩儿他爹,快去看看,谁来了,是不是狗剩返来了?”
李卫国仰天长笑,出了会馆。
罗圭有些猎奇道,会馆里的一众山东学子也是猎奇的要命。
或许嘉靖让李卫国前去浙江除了面子上抹不开以外,更多的还是想要历练一下这学子。
不过实在打心眼里还是欢畅的,现在本身总算有了一方舞台,比起在翰林院里每日无聊的草拟圣旨,本身实在更情愿做点实事。
“唉,狗剩这娃,在身边的时候老是嫌弃他,可不在身边了,这又想!”
“你这妇道人家!不去科举干吗?跟咱一样在家种田?”李父怒道。
嘉靖揉了揉脑袋,有些累了:“退下吧。”
这都是京官的常例,朝廷飞黄腾达的哪些不是京官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