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韩非子》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第3页/共5页]

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贤者必多才术,故能乘贤以劫君也。妄举,则事沮不堪。妄举,谓不择贤,则其事必沮而不堪。沮,毁败也。故交主好贤,则羣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羣臣之情不效。饰行则伪外,故其内幕不效。效,显也。羣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莫不饰行,故真伪不分也。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妬而好内,故坚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燕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子之,燕之臣也,以哙好贤,故陈禅让之事,令哙不受国以让己,因遂篡之。故君见恶则羣臣匿端,匿其端,避所恶也。君见好则羣臣诬能。诬其能,欲见用。人主欲见,则羣臣之神态得其资矣。羣臣之神态,皆欲求利。君见其好恶,则知利其所存,故得觉得资。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竪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哙以乱死。子哙,燕王名也。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此其故何也?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谓见好恶之情,则臣得觉得利,此以情借臣求利者也,患以是生。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厚利之故也。今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令人臣有缘以侵其主,缘其好恶之情得以侵主。则羣臣为子之、田常不难矣。故曰:去好去恶,羣臣见素。君无好恶,则臣无因为伪,其诚素自见。羣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有度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日夜四时之候,天之大命。君臣高低之节,人之大命也。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曼理皓齿,讨情而捐精。香肥以是甘口也,用之失中则病形;皓曼以是悦情也,耽之过分则捐精;贤才以是助理也,用之乖宜则危君也。故去甚去泰,身乃有害。权不欲见素有为也。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四方谓臣民,中心谓主君。贤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以,用也。君但谦虚以待之,彼则各自用其能也。四海既藏,道阴见阳。四海,则四方也。藏,谓不见也。其能如此,则君当导臣之阴以见君之阳,阴阳接则君臣通也。摆布既立,开门而当。摆布,为左辅右弼也。君臣既通,辅弼之臣斯立,如比则类相从,同声呼应,四方贤才毕来矣。君但开门而当之,无所遮拥也。当,受也。勿变勿易,与二俱行,贤才既来,莫敢变易,俱令辅弼二臣,俱行职事。行之不已,既行职事,有功而可,此皆臣贤之臣,不须有所撤除,无不随化而成。是谓履理也。君能履理,故有胜利。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高低有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所长,谓任材用物皆得其宜,故事不一方而成。矜而好能,下之所欺。居上者矜好其能,则下各饰其能以欺之。辩惠好生,下因其材。居上好生辩惠,则下因其材以入其谀佞材则辩惠也。高低易用,国故不治。上代下任,下操上权,则国不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