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1页/共4页]
四。魏王谓郑王曰:始郑、梁一国也,已而别,今愿复得郑而合之梁。郑君患之,召羣臣而与之谋以是对魏。郑公子谓郑君曰:此甚易应也。君对魏曰:以郑为故魏而可合也,则弊邑亦愿得梁而合之郑。魏王乃止。
应侯谓秦王曰: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困梁、郑,以是未王者,赵未服也。弛上党在一罢了,废上党,弃一郡罢了。以临东阳,则则郸口中虱也。以守上党之兵临东阳,则邯郸危如口中之虱。王拱而朝天下,后者以兵中之。中,伤也。然上党之安乐,其处甚剧,臣恐弛之而不听,何如?今上党既安乐,而其处又烦剧,虽欲弛之,恐王不听。王曰:必弛易之矣。谓移易其兵以临东阳,吾鉴定矣。
齐宣王令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廪,给。宣王死,湣王立,好1、一听之,处士逃。
一曰#8。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听之。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昊,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因而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命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六。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摆布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摆布之诚不割。割爪,不诚。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之曰:何见也?对曰:无所见也。昭侯曰:固然,何见?曰:南门以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昭侯谓使者毋敢泄吾所问于女,乃命令曰: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同有令入,而吏不觉得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因而三乡举而止之,昭侯曰:未尽也。复往审之,乃得南门以外黄犊。吏以昭侯为明察,皆悚恐其所而不敢为非。
卫嗣君之时,有胥靡逃之魏,因为襄王以后治病,魏襄王以后也。卫嗣君闻之,令人请以五十金买之,五反而魏王不予,乃以左氏易之。左氏,都邑名也。羣臣摆布谏曰:夫以一都买一胥靡可乎?王曰:非子之所知也。夫治无小而乱无大,若不治小者,则大乱起也。法不立而诛不必,当诛而不诛,故曰不必也。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而诛必,虽失十左氏有害也。魏王闻之曰: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因载而往徒献之。徒献虽胥靡,不取都金。
五。庞敬,县令也,遣市者行,而召公大夫而还之,公大夫亦遣为市。立以间,无以诏之,卒遣行。不命,卒遣去,俱不测其由也。市者觉得令与公大夫有言,不信赖,乃至无奸。大夫虽告以不命,反亦不信,故不敢为奸。
淳齿闻齐文王之恶己也,及矫为秦使以知之。王既不疑秦使,必以请告。
#6『越』误为『曰』,据张榜本、赵用贤本改。
#2此处脱『竪牛曰』三字,据陈奇猷说补。
卫嗣公使报酬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与关吏乃舍之,嗣公谓关曰:某时有客过而所,与女金,而女因遣之。关市乃大恐,而以嗣公为明察。
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无使得通辞,倒其言以告而知之。谓得以此言以告彼,彼言以告此,则知讼者之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