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知县[第2页/共4页]
事情也确如宋襄公所想那般,眼瞅着雄师攻陷都城,大顺代替大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那贼将欢乐之下便对宋襄公说,等永昌天子在北京正式即位,便上表保他为一县父母。
宋襄公本觉得闯贼陷京,新朝必将鼎定,闯贼又宠遇文人,如举人牛金星尔今已贵为大顺臣相,以是只要结壮做事,用心当差,他日新朝必会大用,虽没牛金星那般境遇能位列朝堂之上,但起码也能在新朝谋个知县做做,如果运气好的话,知府老爷也不是做不得的。如此一来,也算是光宗耀祖,足报父母哺育之恩了。
宋襄公当年既能投贼,便早去了读书人的时令,恩主成栋既已降清,他天然也就跟着剃了发。事到现在,就是他不剔发又能如何,弘光政权已然垮台,那大顺军又分崩离析,这天下眼看就是大清的了,这节骨眼,不在新朝谋繁华,难不成还要去做大明朝的忠臣义士不成。
未曾想,人还没到南都,半路就在江北被抓了,抓宋襄公的是南明新封兴平伯高杰部下总兵李成栋部下的兵卒。
“是,是,仁义好,仁义好。”周士相不好对人家的名字说甚么,只能点头随口拥戴几句。
边上的宋先生倒是笑道:“有何使不得!周兄弟可知,他们客岁都是差点死在那由云龙部下的,若不是你击杀了那贼子,这仇他们这辈子怕都报不得喽,是以你受他们一拜,乃理所当然之事,不必推让。”
周士相这会心中却还是胡涂,不晓得这些人究竟是些甚么人,故意顺势和他们靠近,套个近乎,探听点东西出来,可却不知如何开口,只能难堪的看向宋先生,不美意义道:“还未就教先生贵姓大名呢?”
不跑不可啊!宋襄公明白得很,本身这知县是李成栋保举,淮安府高低都是晓得这层干系的,故而看在李成栋的面子上并不难堪他。可现在李成栋归正归明,他这知县那里还做得下去,恐怕淮安府那帮同僚得知动静后就已经开端揣摩是否将他绑了,作为“逆党”交上去请功呢。
宋先生一愣,旋即一拍脑袋,哈哈一笑,道:“你看我,帮衬着向弟兄们先容你,却忘了替你先容了。”而后自我先容道:“鄙人姓宋名襄公,因会点医术,又识些字,以是他们都叫我宋先生,你若不嫌弃,便也同他们普通叫我宋先生就好。”
原是觉得本身已经归了明,闯贼又身故,大明复兴有望,本身的出息终有下落,可谁也没有想到那大清竟然有兼并天下之意,而南明弘光政权的阁部重臣史可法倒是一才气平淡之辈,既无规复中原之意,又无偏安之策,更无御将本领,朝堂上马士英和东林复社一帮人又党争不竭,成果一年后满洲大兵南下,史阁部毫无应对之策,江北四镇除了黄得功死战不降而死,其他三镇悉数降清,阁部本人也连同扬州城的八十余万百姓一同做了满洲大兵的刀下鬼,弘光朝就此垮台矣。
他不说还好,一说,周士相听得也是目瞪口呆。
这李成栋外号“李诃子”,和那高杰一样本也是闯贼一员,后随高杰一块叛了闯贼投明。因闯贼势大,高杰不敌,便领了成栋一干部下往南逃奔,暂落脚在这江北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