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文字之祸[第1页/共2页]
“若以载舟之水,比方萧帝膝下之民。金门朱户之家,不详确流尔;百姓百姓之重,当为其源矣。”邵长韫面露悲戚之色,不过转眼,便隐于静平的神思之下。“百姓愚蒙,最是惜命。萧帝想警示诸民,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此番杀鸡儆猴之举最是便宜。”
夏衡一怔,仓猝将卷轴尽数展开,果见末端另附一张素纸,一应尺寸极尽详备。夏衡不由哀叹一声,面上赞叹之意瞬时便垮了下来。
夏衡凝耳谛听,心中便是蓦地一凛,低声道:“萧帝旨意中军流、斩杀者,皆出自权臣贵戚之家。反之草泽豪门者,却未有一人。”
“邵爷的运笔更加入迷如画,已然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夏衡忍不住赞了声好。
夏衡恭谨地接了过来,待展开一瞧,倒是几幅邃密白描贴于轴面之上。夏衡一一细细看去,那数幅白描,清楚画的是一个南瓜形的满雕寿桃呈盒。
“这是为何?”夏衡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很有兴趣地问道。
夏衡哂笑一声,哼道:“那您与我这木工在书房中私谈了如此之久,想必也分歧您这国公爷的身份。说不得早已引了眼线思疑,而不自知。”
“魏巍,从五品侍读学士……”
“刘文华,正三品礼部左侍郎之嫡孙。所写《踏春记》之序文中,书前朝‘宣文’年号。萧帝怒其目无本朝,处以斩刑。
夏衡锁眉凝目,思忖半晌,也没能窥得此中奥妙,遂点头叹道:“吾陆上之兽尔,难窥九天之禽。”
邵长韫神采甚是淡然,对夏衡的奖饰浑不在乎,渐渐说道:“既感觉好,这盒子便劳烦你帮我制出来,一应尺寸皆附在卷轴末端。”
且说这夏衡竟日混迹于街坊贩子之间,虽有小慧,也不过是些活命的把戏儿。邵长韫其间与他所言之事,业已触及帝王机谋。
邵长韫垂手整了整微皱的衣角,浑不在乎道:“我在这与你密谈越久,才会越显得我对萧帝一片热诚之心。”
盒子立意奇妙,盒身绘得富丽精美,寿桃、寿枝订交之处,更是着意细描,纤毫毕现。不过一纸白描,已让人恨不得捧盒于手。
未居其位,不知其道。纵使夏衡小有见地,可也是伶仃山脚,难知峰上花开。如果冒然评说,不免有些管中窥豹之意味。
“张集,中书省正七品都事。做长赋赞咏牡丹怒放之盛貌,铃铛入狱,七日卒于狱中。”
“戏要做足,既是装了木工,合该像点模样。”邵长韫挑眉说道:“及到了内里,寻个可靠的匠人,两月为限,只别漏了风声。”
夏衡凝睇着邵长韫的神情,见他笑意晏晏,不由怒上心头,他紧紧抓着身边的椅背,试图平复心中的暴风巨浪。半晌火线狠绝道:“事已至此,你还能笑得出来。萧帝大施笔墨狱之意既是如此,难保下一个权贵不是你邵氏一族!”
“王章,正五品东阁大学士。闲文《农耕录》中言‘长目盼重明’,处以腰斩之刑。”
邵长韫指着夏衡方才放于桌上的田黄,笑眯眯地说道:“这贺寿之礼怎能少了托底与呈盒,既如此,便少不得要寻个木工。你若不是做木工打扮,怎能堂而皇之的进我这国公府,还不引那眼线侧目。”
夏衡点头道:“我本日才及圣京,只于城门张榜处,得了些荒信,此中打量尚不了然。你若问这究治之人的名姓身份,我倒是说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