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我的规矩[第1页/共3页]
盐商们个个哭丧着脸,这真是夹在中间最难了。
“诸位,监国的盐法,可比鞑子的更宽仁,一斤盐不过收一分银的税,不收别的的,你们偷着乐吧。”
给鲁监国殿下献银十万两,别的对吴漕督程盐使各五万两,又拿出十万两来助饷,统共掏了三十万两银子。
“你们找谁取盐,就向谁交银子,这不很普通吗?现在鞑子又没盐,你们得找我们买盐,那不得给我们付盐钱和盐税?你们都没从鞑子那领盐,给他们交盐税做甚么?”
程璧却道,“两淮之盐,行销南直、湖广、河南、江西,盐区庞大,销量也极广,我们盐商贩盐之利有多少,我之前也是盐商,以是都是非常清楚的。
“最后另有一个志愿挑选的运盐保险费,就是你们可志愿挑选是否交钱,交了钱后,在呼应的运河段或是长江段上运输盐,只要有我们的保单和保旗,我们的海军船就会庇护你们安然不受攻击劫掠。”
“当然,按现在厘金法,你们的盐过关的时候,还得按百抽五的交关厘,若在商店发卖,也得按百抽一征市厘的,但这个厘金还是很低的。”
“这银子一两还没开端赚,这里外里掏的银子就海了去了,现在盐又卖不了,我们都快停业了。”
可程璧却只是呵呵一笑。
“不必管他们,我们收我们的,不过既然跟盐商们达成和谈了,那今后就得交代海军,此后运河、长江和海上,凡是不是从我们盐场交税卖的盐,一概打击充公。”
我传闻鞑子占了扬州后,招募新的盐商,给你们定下的盐课,一年约六百万两银子?”
程璧见敲打的差未几了,也直言道,“事情实在也很简朴,正长年间你们卖盐一年能有一千五百万两以上的支出,清廷让你们缴盐税六百万两,那现在大明节制扬州,今后你们这笔盐税就交给朝廷吧。”
但明军不承认,因为这银子又没交给他们,除非交六百万。
“真要有大师说的这么难,你们也不会削尖了脑袋往这盐业里钻了,白的灰的黑的开消当然多,但相较起这巨额的盐利来讲,都不算甚么了,何况大师也都不是那么端方诚恳卖盐,这官盐里夹私盐等手腕多了去,对吧?”
“今后到我们盐仓取盐,每引盐改成一百斤,一引盐除盐价一两外,需按每引交一两盐税。也就是每斤盐一分的税,再加每斤盐一分的本钱,统共两分银。”
吴易道,“鞑子更狠,一年向扬州盐商就要收六百万两。”
至于说过厘、市厘、运输保险这些甚么玩意,是别的的,跟盐税没关。
关厘一引抽五分银也未几。
“鲁监国也不会让你们难堪的,还是那句话,百姓也得吃盐,总不能淡食吧,你们是盐商,这盐民产的盐也得卖出去,朝廷呢也得收盐税补助财务,以是总离不开你们的。”
毕竟那头但是交了专商专岸的银子的。
乃至有脑筋转的快的盐商,已经在想着从明军这里交了钱领了盐去发卖后,如有别的盐商到他的盐区卖盐,到时就找清军帮他们打击私盐贩。
“当然,朝廷离不开的是盐商,而不是某些盐商小我,你们若不可,朝廷还能够换批人。”
言外之意,没交这保险的被抢了就本身卖力了。
归正在明军这边,在尽量把盐和盐税简化。
只是他们这把持的盐商、盐区,但是花了大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