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东征安徽[第1页/共3页]
越靠近府城,人马越多,巡骑、关哨,查抄周到,固然烦琐,可他却很欢畅,这申明这支兵确切是精锐之师。
不过金声对官职这些却倒没太在乎,毕竟这十几年来,朝廷频频征召起用,他都回绝了,官职是一个比一个高,他都没在乎过。
义旗在徽州休宁县城上空飘零,这位掣纛墨客的名头也再次响彻徽州,此人年近不惑,本地驰名的乡绅金声,崇祯元年中进士,授庶吉人。本来前程大好,崇祯二年清军入关逼近都城,崇祯召对平台,他荐许申甫。
吉阳河边,休宁县城。
“黄公奉鲁监国旨入徽州,我们徽州终究有援兵了。”
东京行在那边,不但把义兴营拔给黄道周,还给他弥补了很多赋税军器,以是他这五千人前来,也是旗号整齐,看着龙精虎壮。
可朝廷局势一日坏过一日,两都沦亡,江山倾颓,清军招降,他判定回绝,并决然举旗起兵。
黄道周从南边的衢州过来也很便利,此时他带领了五千兵马前来,因为金声等举义,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崇祯授许申甫为副总兵,敕募新军,金声自请监军,崇祯不准授为御史参军,令许申甫便宜行事。许申甫虽有知兵之名,可匆促间也只得招募贩子游子数千为军,出城与满桂、黑云龙诸军互为犄角,与清军战,连败于京郊,满桂战死,许申甫也随后在卢沟桥为清军绕后袭营,被乱箭射杀,全军淹没。
崇祯七年再召他为山东按察佥事,应上疏辞。
一起通过查抄来到城中,总督黄道周和提督郑遵谦、巡按毛有伦、总兵顾隐石等一起来迎。
他一面在书院讲学著书,一面也筹办团练乡勇,这些年来,也始终庇护了一方安宁。
原浙东金衢严巡抚黄道周,与刘宗周在朝中并称二周的这位驰名的大臣,此次被鲁监国授为安徽总督,还带了一支精兵前来。
他用心在故乡书院讲学著书。
一想到朝廷强援新至,今后安徽诸地义兵也不会再是各自为战,能够整合一起,特别是上游的江西,下流的苏松、背后的浙江都能够呼应援助,他就更镇静起来。
十五年。
跟着一声斩字喊起,数十个八旗兵被斩首,又稀有百降虏汉奸被正法。
歙县府城位置独好,练江谷地、新安江谷地的两大山系的连络部。
喊杀声方才结束,一名墨客披甲带剑,高掣一面大纛登上城楼,将旗立起。
沿河而下,赶到徽州府城。
“随我去迎黄公!”
张国维督的这个两江,指江西和江南,江南现在被鲁监国划设为安徽、凤阳、和江宁、苏松四块,各设督抚。
巡抚安徽提督军务,还挂的是右副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的衔,乃至还加了翰林院侍读学士,这可真是天大的官。
见面后,先宣读监国诏旨。
各设督抚,然后再加了张国维这么一名重臣督师总制。
起首是一方银印。
休宁江东下,汇入新安江右支,往下流不远,便是新安江的又一大支流汇入的江口,在这江口不远,便是徽州府城歙县了。
金声很欣喜,不是欣喜本身当上巡抚了,而是欣喜大明复兴有望,现在不但已经止住体味体之势,鲁监国乃至还亲身提师北伐,一起都快打到南京了。
这四个字,让金声顿时忍不住落泪,他前半生习文,三十多岁考中进士,东风对劲,面对清军打到北都城下,他自请召对,侃侃而谈,天子也从谏如流,成果他保举的许申甫大败全军淹没,他也落了个纸上谈兵赵括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