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浮冰[第1页/共7页]
早晨,我们的处境没有产生任何窜改,在400―500米深的水层老是碰到浮冰。浮冰的厚度较着减小,但是,在我们和洋面之间仍然有多么厚的冰层!
在这位工致的艇长的批示下,鹦鹉螺号就如许超越了统统的浮冰。这些浮冰按照它们的形状和大小,被着了迷的龚赛伊细分为:冰山或山脉,冰原或平坦、无垠的田野,浮冰或漂泊的冰块,冰块或碎冰块,圆形的叫冰团,长条形的就叫冰条。
不过,坦白地讲,我承认,此次探险观光我一点都不感觉腻烦。这些陌生地区的美景令我赞叹不已,我不知如何来表达本身的感受。冰山天下气势澎湃,千姿百态。这里构成了一座东方都会,清真寺和尖塔林立;那边是一座沉陷的城郭,如同产生过一场沦陷地动。沿途的景观在阳光的斜照下变幻莫测,或者消逝在灰蒙蒙的暴风雪中。四周到处都有冰山在崩裂和坍塌,翻了几个大跟斗今后,像透镜画的风景一样变更了风景。
此时已经是早晨八点,遵循平常常例,四小时之前就应当更调潜艇舱里的氛围了。固然尼摩艇长还没有动用潜艇上的储备氧气,但我并不感觉非常难受。
终究,三月十九日这难忘的一天,凌晨六点,客堂的门翻开了,尼摩艇长呈现了。
“我是想说,我们现在是进退不得,摆布难堪。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被困’,起码在有人居住的大陆上是这么个意义。”
“没有被冰封的海疆到了!”他对我说。
“不过,我们要去南极,兰徒弟。”
“不怕触怒先生,我说,我们会通过的。”龚赛伊对我说。
这天白日,鹦鹉螺号几次尝试了好几次,每次都碰到了它头顶上的“天花板”。有几次,它在900米深的水中碰到了“天花板”,也就是说,浮冰有1200米厚,此中200米[4]浮出洋面。现在浮冰的高度是鹦鹉螺号潜入水里时的两倍。
不能!一阵撞击声奉告我,鹦鹉螺号撞到了大浮冰底部的大要。按照撞击声估计,冰层还很厚。用帆海术语讲,我们“触礁”了。不过,方向相反,是在1000英尺深的水下。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头顶上,有2000英尺厚的冰层,此中1000英尺[3]浮出水面。是以,这里大浮冰的高度大于我们在它边沿测得的高度。情势不容悲观。
我的心怦怦直跳,我们可否浮出水面,并且呼吸到极地的新奇氛围吗?
“您想得倒不错,阿罗纳克斯先生!”艇长浅笑着说,“不过,为了不让您指责我莽撞,我得事前把本身全数的分歧设法都奉告您。”
“的确如此,”我受艇长推理的影响,应和道,“固然陆地的大要已经被凝冻,但是,按照海水的最大密度比冰点大一度这个颠扑不破的事理,基层海水仍应当是能够自在通行的。并且,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些大浮冰浸在水里的部分与浮出水面的部分二者的比例应当是4:1吧?”
我的眼睛没有再分开压力表。我们呈对角线沿着在灯光晖映下闪闪发光的浮冰底部大要,一向在上浮。大浮冰像不竭延长的斜坡,高低都在变薄,一海里一海里地在变薄。
“再说,艇长,”我越说越冲动,“我们在南极其甚么就不会像在北极一样碰到能够自在通行的大海呢?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地理极地就是酷寒的极地。是以,在找到相反的证据之前,我们应当假定,在地球的两个顶点要么是大陆,要么是没有被冰封的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