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决心[第2页/共3页]
大到东宫屋顶金丝楠木横梁,小到小巧精美的玉质耳勺;更不提东宫侍卫,内侍,宫娥,嬷嬷等人,接连查证三天,终究查出些许端倪。
去东宫查证的甄公公与孙公公算是老友情了,孙公公见势不妙,亲身给甄公公提示,奉告他查证东宫万不成懒惰。
说不得朝廷中各权势也掺杂此中,各自为营,只为好处。
天子对皇长孙的偏疼,让皇子们既惶恐又不甘,既恋慕又妒恨。
可龙椅只要一个,路漫漫而多艰,得天命者得!
炯炯有神的明眸,肉乎乎的小手,遐想到几天前赵祯奄奄一息的模样,的确判若两人。
天子摸了摸赵祯的头,亲了亲赵祯粉嘟嘟的小脸,心下非常熨帖。
赵祯眨了眨眼,清澈瞳孔中天子的脸颊随之忽隐忽现。
天子情知事情闹到如此境地,怕是再也查不出以是然来,心中虽非常愤怒,可也没难为甄三槐,不过是自此萧瑟了甄三槐,再不重用。
除此以外,东宫所用的香料也被人异化了曼陀罗粉屑。
赵祯将满满一碗的糖蒸酥酪吃的一干二净,心对劲足地躺在阳光满照的角落里,浑身暖烘烘的,眯缝着眼睛,静等睡意到临。
“不过是眼熟瞧瞧罢了,若真喜好我就张口讨要了。”赵祯不要玉佩,而是直起家来,爬到炕桌前,拿着勺子吃糖蒸酥酪。
天子虽大哥,却还未行姑息木。
董嬷嬷听的清楚,那是“得偿所愿”四字。
天子不知何时挪到赵祯身边,对着双手呵热气,伸手抓痒将赵祯闹了起来。
正月十五上元灯节,宫中挂满了各式百般,五颜六色的猜谜灯笼,供后/宫嫔妃,皇亲宗室和文武大臣取乐。
东宫还是老模样,与以往没甚么分歧,还是冷冷僻清的,特别正值团聚佳节,东宫显得愈发苦楚。
皇上瞧着赵祯吃的苦涩,心下欢乐。
“你可得谨慎,凡是牵涉到皇长孙,皇上眼睛里可不揉沙子。”孙公公低声道。
“老奴服侍皇长孙盥洗。”董嬷嬷声如洪钟。
自从天子发觉东宫蹊跷,遂当机立断将赵祯留在乾清宫中经心顾问,一面又派人去东宫查证。
本来想顺藤摸瓜,查出真凶的甄公公终归运气不佳,只能铩羽而归,单独面对天子的滔天之怒。
天子见赵祯喜好,忙不迭地从腰间解下玉佩,递给赵祯道:“喜好就拿着。”
甄公公战战兢兢地跪在天子跟前,浑身颤抖,后背的盗汗浸湿了衣衫。
直到三矢连中,赵祯这才笑眯眯地脱鞋爬上临窗大炕,不管不顾地抬头躺在天子怀中,悠哉游哉地翘着一双穿戴玉白罗袜的小脚,胖胖的小手把玩着天子腰间的蟠龙玉佩。
祖孙俩玩闹的欢乐,一骨碌滚到一起,直到气喘吁吁。
众宫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接了赵祯的赏银,千恩万谢地去了。
自先皇后弃世,董嬷嬷就被分拨到东宫,开端奉侍先太子和先太子妃。
赵祯站在暖阁中心,手持竹矢,朝十步开外的青铜贪吃纹双耳壶投掷。
天子悄悄地凝睇着赵祯灿若繁星般的双眸,神情追思,好似透过赵祯清澈的眼眸看着旁人。
竹矢嗖地一声飞出,笔挺精确地扎进壶中,叮咚一声脆响,格外动听。
龙颜大悦,在暖阁当差的众内侍,宫娥天然也很有眼色地跟着鼓掌喝采,啧啧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