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古玩指南》 1/1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第1章 瓷器述要[第1页/共6页]

制瓷上釉有二法:一曰蘸釉,以皿入缸,荡匀其汁,蘸釉者其釉厚,故均哥诸窑,常常有若堆,所蘸不止一次也;一曰吹釉,截竹为筒,嘘气匀之,吹釉者,其釉薄,故瓷中有玻璃釉等项目,而薄者,乃至有卵膜也。

豇豆红,系由祭红窜改而来者,以其似豇豆,故以名之。釉中多有绿苔点,或大片绿斑,亦有纯红者,以康熙款者为最多,若雍正款者,则其釉与豇豆红无异,人亦辄以雍正祭红呼之矣。豇豆之黯败者,俗称乳鼠皮,代价殊贬,稍深切云豆色,近紫又入茄皮色。豇豆红之以是宝贵者,在莹润非常,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描述也。

较之红之稍淡者,为鲜红。

黄有鹅黄、蛋黄、蜜腊、黄鸡、油黄、鱼子黄、牙色、淡黄、金酱、芝麻酱、茶叶末、鼻烟、菜尾、鳝鱼皮、黄褐色、老衲衣。

中国瓷器之色彩,向来并无定名,即帝王大内统统各器,亦均以式样,品物注册,并不以色彩称也。现在统统瓷器色彩之称呼,多出自肆商之口,随便呼喊,既未经专家之决定,复无专书之记录,多年以来,只凭口传,遂致以讹传讹者,有之。毫偶然义者,有之。瓷器术语中,有很多不成了解者,即此故。上述五彩之各色彩,其以什物名者,固可得知其色彩之观点,其他则非解释不易明也。兹将各特别号词略释以下:

康雍仿明各器多用原款,康器多书宣德,雍器多书成化,乃不掠前人之美非冒充也。

顺治仅一度开窑,瓷器甚少,其款字,均为楷书,其他极不易见。

紫、黄、绿三色绘斑纹者,谓之素三彩。以黑地为最贵,亦有浅黄、浅绿等地,而花则黄绿较深者,亦有间露白地者,更只要黄绿二色者,殆合地统计为三色。也亦有绿套绿,黄套黄于浅深处罚前后,故有实四五彩而亦称素三彩者。

抹红釉,质薄如脂水,其微黄者,曰珊瑚。

以上计八色,但世俗以紫为红之变色,蓝绿为青之变色,故均附在原色以内,仍以五色计焉。

清朝瓷器之款字,由何据点言之,都可谓之登峰造极,仅分代言之。

黑有黑彩、墨彩、乌金、古铜、墨褐、铁棕等。

单圈、双圈、无圈、栏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凸雕、凹雕、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写蓝字、白地写红字、绿地写红字,楷字、篆书、半行楷、虞永兴体、宋椠体、欧王体,红紫色款、天青色款、湖水色款,沙底不挂釉而凹雕天字、方栏内不成认之字、满文、回文、喇嘛文等。

明之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木纹,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但是深,名鸡翅木纹。又有一种祭红釉,中露白本质之釉,微微凸起,有若鱼蝶等形,名曰露骨。更若涂以抹红之釉,而虚此中若为空缺也者,颇仿佛阴文之斑纹,名曰盍雪鸡翅露骨,盍雪皆釉质之奇者也。

凡罩釉一次者,谓之一道釉;其青、黄、红、黑之一者,谓之纯色釉;若红色者,则谓之本质釉;古瓷釉厚者,有如堆脂,谓之密淋釉。其挂釉至底之处,常常垂若蜡泪,任其排泄,谓之鼻涕釉;又有釉不到底;暴露胎骨者,暴露部分太多者,曰露胎,少者则曰缩釉,釉内现粗纹,垂而直下者,视之如有起伏而扪之,甚乎者谓之泪痕,若愚笨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若釉中现蓝斑者,大者谓之霞片,小者谓之星点,若扪之不平,有如结痂之初落,谓之疙疸釉,又有釉汁中含最细之斑点,稍凹下者谓之麻癞。

没有了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