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汉宣帝与霍成君(十六)[第1页/共3页]
…………
“既如此,克日便办理行装罢。”天子神采暖和,带了笑道“若去得晚了,只怕莲塘里荷花凋尽,只得尝尝今岁的新藕了。”
——血脉嫡亲,天然比她这个主仆之份的外人要紧,原也无可厚非啊。
“陛下有诺,异日诛灭霍氏之时,放过婢子的寡母和幼弟。”
椒房殿的宫人们一贯利落又细谨,第二日霍成君的行装便被划一地拾掇安妥,整束装了三辆马车,另有二十余名歌舞伶人。
“嗯,”双十韶华的侍婢,垂着螓着,亦悄悄地点头,声音极轻“另有夫人近几日送来的函件,皆是道出府中窘境,请殿下互助的。”
不知是何原因,她心底里莫名便起了些不安,目光久凝不动。
但,她神采却已然平静了很多——家门剧变,阖府被诛,足以让任何一个天真懵懂的孩子,在一夜之间学会长大。
都城中,论权势论繁华,头一份都要数府邸毗邻着宫城的霍家,竟日里门庭若市,冠盖连属。当朝太皇太后是霍大将军的外孙女,当今皇后是霍大将军的幼女,霍家的子侄、半子皆官居要职,掌控着军官僚务。
“呵……”霍成君竟是悄悄地笑出了声,那般干哑的嗓音,笑起来是非常的沧桑。
细心想想,真是很多都没有同家中通过音信了呢。
大司马霍禹谋逆的动静在事发半月后才传到宜曲宫,皇后殿下闻讯,惊不能信,而后星夜兼程,仓猝回銮。
满殿宫人都惊得面若死灰,瑟瑟跪了一地。
霍氏几近满门毁灭,被连累者千余家。
“待我自宜曲宫返来后,便去看阿母一回罢。”少女远眺着家门,静了半晌,而后轻声道。
临行前,十七岁的少女静肃立在庭中的那棵绿叶繁荫、亭亭如盖的舜华树下,目光落向东边青城门的方向——门外便是霍府。
她恭谨而妥当地将羹汤置到了皇前面前的文贝曲几上,而后替仆人摆好漆木勺,柔婉暖和一如往昔。
“嗯。”霍成君灵巧地点头,毫无贰言地应了下来。
十七岁的少女这时候还不明白,实在,这人间诸事,经常并不能比及你将统统都筹办安妥的时候……常常一朝惊变,终究警省之时,早已是万劫不复。
全部京都民气惶惑,自元凤元年,燕王刘旦谋反案以后,天下首善之地的长安城便再未有过这般大的动乱。
这好好的,故大将军霍光的独子——大司空霍禹放着繁华繁华不享,竟失心疯似的结合了亲族起兵谋反,也是自作孽!
现在,十七岁的少女,就如许凝了眸子定定看向相伴十一年的亲信侍女,用干哑的嗓音,一字一顿地问:“莺时,究竟自何时起的呢?”
如许儿权势滔天的霍家……竟也会到了本日这般地步!
“那,陛下他……许了你甚么好处?”霍成君默了一瞬,仿佛并没有太多不测,语声静得有些寒寂。
未央宫,椒房殿。
“自当时起,阿母送给宫的东西,你便十足收了起来,全为本日拿出来作罪证了?”她语声竟是极静,已然听不出多少起伏。
“殿下要若送信归去,婢子来安排便是。”莺时见状,妥当地温声询道。
实在,她自小便是怕极了阿母发脾气的,何况是现在这般景象下的雷霆之怒。
而后,她并未用饭,也只那样悄悄闲坐在窗下,很久很久,从晨光熹微到骄阳中午,西窗向来都只暮时才见到得日光,以是此时室中光芒也并不见很多敞亮,照在那张蕉萃已极的面庞上便更显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