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史书里的真相[第2页/共2页]
豪杰盖世,美人情痴,的确堪为千古嘉话。
项羽起兵的时候,才二十三四岁,又有叔父项梁一起庇护,是以不管人生经历还是社会经历,都还差得很远很远。
最早能够左证虞姬自刎的,是唐朝张守节所著的《史记公理》中,传闻项羽做垓下歌以后,虞姬所和的诗:“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最后,王翳砍下了项羽的头,而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别离得了他的四肢。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因而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倒霉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何如,虞兮虞兮奈如何!”歌数阕,美人和之。――《史记・项羽本纪》
据史记原文:“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厥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