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页/共3页]
“有些人明显穷得要死了,却还是窝在那一亩三分地里不肯转动,要他挪动一下,就跟要了他的命似的,就比如那坐井观天的蛙,不跳将出去,永久不知内里天有多大,地有多阔。”
顾三娘和沈拙亲身将管永旺送到院门口,直到他的身影出了巷口,两人这才回身进了院子里,沈鄙见顾三娘自从管永旺走后,就一语不发,便问道:“金家便是承诺你在县城里开绣铺,为何你仍旧还是苦衷重重的模样?”
管永旺一楞,不知沈拙这话的意义,待他转念一想,内心顿时明白过来,沈拙是读书人,思虑的到底还是细心一些,他这是担忧顾三娘今后开了绣铺,仍要受制于金家。
接下来的几日,顾三娘日日盼着能从管永旺那边传来好信,只是眼看着正月就要过完了,管永旺始终没有过来,金家那边即没说成也没说不成,顾三娘的心也就垂垂冷了下来。
两人说了几句话,朱小月过来喊顾三娘有事,那顾三娘懒得再听沈拙说下去,因而自到主屋去了。
“我原想开间汤面馆,一来我灶上的技术还不算太差,二来又不必投入太大的本钱,不过隔着十几家的处所,本来就有一家猪骨面馆,他家开了十几年,门客的都是老熟人,我去尝过味道,滋味是一等一的好,只怕我在中间开面馆比不过人家。”
她是头一回做买卖,手里的本钱也有限,自是以稳妥为主,做胭脂买卖赢利是赢利,却要投入很多的银钱,如果今后安身了底子,又摸索出了门道,那胭脂买卖,她定要去探一探此中的真假。
那顾三娘想了一下,又说:“再一则,我想着如果开不成面馆,就去开一间胭脂铺子,我们县里只要一家宝香阁,他家的胭脂是便宜的,我问了几个买她家胭脂的妇人,都说她家的胭脂上色不大匀净,算不得甚么上品,我还传闻州府诸氏的胭脂水粉天下闻名,便是宫里的娘娘们也用她家的胭脂,我如果开了胭脂铺子,就需想个别例到州府去找诸氏供货,哪怕代价比宝香阁贵些,也不愁找不到销路。”
沈拙和她相处久了,说话再不像先时那么客气,他听了顾三娘的话后,点头笑道:“你呀,岂不闻有句话叫民气不敷蛇吞象?”
顾三娘这忐忑不安的苦衷,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沈拙天然看得出来,他对顾三娘说道:“金家没发话,你还需做两手筹办才是,万一绣放开不成,你另有别的甚么筹算?”
沈拙笑着回道:“统统的事情都叫你想全了,那里另有我的用武之地。”
顾三娘笑了起来,她说:“这些高帽子你别给我戴了,我这不过是糊口所迫罢了,凡是我有个令媛万银在手,谁又肯去劳心劳力的想这些事?可惜我不但没钱,还欠了你很多,如果再不设法自救,难不成真的要带着我家小叶子做个乞食婆儿?”
沈拙说道:“幸亏你是个女人家,不得退隐入阁,又幸亏你没有生在乱世,要不然就是那豆割天下的霸主你也是做得起的。”
坐在顾三娘劈面的管永旺暗自打量着她的神采,她嘴里虽说着伸谢的疾,却不像他料想的欣喜,只是这话他却不好细问,因而便道:“老话说善有恶报,这都是你本身挣下的,我不过是从中传句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