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共3页]
沈拙算是完整触怒了顾三娘,事情都已畴昔半个月,顾三娘不但没有跟沈拙说过半句话,就连偶然在院里偶尔碰到他,她的眼皮也未曾抬一下。
这件绣活难度不小,刺史大人家的管事要的急,且又提了诸多要求,绣房的绣娘们都不敢等闲接办,如果绣屏完工后,赏钱自是可观,因此光阴虽有些紧促,顾三娘仍旧欣喜的接了下来。
母女俩说了一会子话,窗外有了一丝亮光,顾三娘看着小叶子睡下,到厨房喝了半碗苞米粥,便提着承担翻开院门,不想她劈面与沈拙碰到,这会子天时还早,四下再无旁人,是以顾三娘看到沈拙时微微有些不测,这沈拙肩上挑着一担水,顾三娘随便扫了一眼,他一起上摇摇摆晃,两桶水早就洒了一半。
绣庄不管一针一线,领完时都需登记说明,顾三娘拿了几色贫乏的绣线,便跟着那两个绣娘一道回了绣房,她走在前面,还未曾进到屋里,就闻声前面的绣娘惊叫一声,顾三娘心口一跳,她出去一看,只见她的绣机上,那副将要完工的绣活被剪得七零八落丢了满地。
沈鄙见她不说话,接着开口说道:“夙起路滑,你把稳脚下。”
一眨眼,就进入腊月里,前些日子,顾三娘接了一件松鹤延年的十二扇折屏刺绣,卖主是州府的刺史大人,传闻这屏风是要送给其顶头下属的贺礼,是以管永旺接到活计后,非常慎重的唤来顾三娘,光是画图顾三娘就破钞了很多心机,那管永旺又再三叮咛顾三娘不得草率,千万不能砸了金氏绣庄的招牌。
乡间的孩子里,别说姐儿,就是端庄的哥儿也可贵有几个上学的,顾三娘在县城住了这几年,也算是长了几分见地,她传闻有些家道好的人家,就连姐儿也要请个女门生家来教着读书认字,如果没机遇也就罢了,现下沈拙肯教,她自是满心欢乐的。
当日将小叶子带到县城,她常日要上工,那里还顾得上她,小叶子在乡间无拘无束惯了,来到这里后除了一个御哥儿,身边还没交到半个玩伴儿,不久沈拙开馆讲课,御哥儿被他爹拘着读书,小叶子就更加孤傲了,那沈拙是个心软的,他见她无人相伴,便收下这个女弟子,这也是因她年事小,等她再大了些,那倒是再不能了。
至于王金锁佳耦,那日他二人被打了一顿,没哄到半文钱,反落了一身伤,这两口儿故意想再找顾三娘倒霉,却又惊骇秦林这个捕快,以后顾三娘忘了是听谁说的,王金锁佳耦俩人手里的银钱耗空了,灰头土脸的带着大柱分开县城,至于今后的事,她就不得而知了。
“不碍事,等我到了绣庄,天气就该亮了。”顾三娘将小叶子又按回被窝里,小叶子睡意全消,她扭头望着灯下那张薄弱的身影,不觉鼻根有些发酸,顾三娘就着灯火清算承担里的东西,这些日子她没接私活,家里短了很多进项,端赖她打些络子补助家用,幸亏她那幅松鹤延年的绣件将要完工,到时领的赏钱充足她和小叶子好好过个年了。
顾三娘听了这话,便笑眯眯的说道:“可惜考学的都是哥儿,如若不然我儿也能考个女状元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