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1页/共3页]
一把大火,烧毁了金碧光辉的万福宫,也烧死了上百条新鲜的性命,安氏一派与太子虎视眈眈的盯着皇位,京中情势诡谲不定,朝臣们屏息以待,等候终究坐上龙位的人,沈拙反倒在这个时候安逸下来。
想到这里,顾三娘叹了一口气,她道:“太子和太子妃打得甚么主张我也猜不出来,不过依我来看,皇上这才驾崩了几日,我们和太子走得这么近,说不出毕竟是有些不好听。”
沈鄙见她满脸踌躇,柔声说道:“放心罢。”
朝堂上的纷争还没罢休,太子急着即位,安氏一方拿着假诏横加禁止,国不成一日无君,很多朝臣上折陈请蒋丞相主持大局,殊不知蒋中明早在靖文天子之前就驾鹤西去,蒋家的人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变不出一个蒋中明。
孙氏笑眯眯的说道:“又不是不返来,再说这不是有你陪着么。”
沈拙一楞,他想了一下,恍然大悟说道:“你说行李箱笼之物?不需你操心,这些早就安设安妥了。”
孙氏说道:“不怕,相公说了,出京再走半日,我们就改搭客船,到时大船一起南下,如果顺风的话,半个多月就能到长阳呢。”
沈拙将他们送出都城,就没再看到他的人影,路上走的是官道,马车还算平顺,只不过顾三娘还在和沈拙置气,御哥儿和小叶子见她单独生着闷气,两个孩子一起引着她说话,但是顾三娘自始至终都不吭声。
没过几日,礼部总算给靖文天子的死因想了一个借口,要说是被烧死的,今后留在史乘上实在过分刺耳,反正他生前痴迷求仙问道,何况又是死在修道的宫殿内,这一死,也算是得道成仙了罢。
孙氏抬眼扫了一下,只见地上摆放着几个大箱笼,婆子们正将冬衣往里放,她道:“我还在忧愁路上没人说话,就听到家里的仆妇说你也要回长阳,这下可有人做伴了。”
顾三娘不免有几分迷惑,那日在宫里,沈拙只说要将她送出都城避些光阴,并未曾说过要送她去长阳,这山高路远的,沈拙留在京里,他们一家人想要再团聚,又不知要比及何年何月了。
听了他这话,顾三娘干脆的摔下车帘,面无神采的坐在马车里。
现在,满朝文武百官都已得知靖文天子驾崩,只因为皇位之争,天子驾崩的讣闻还没有昭告天下,但是寿宴那夜宫中走水的动静颇大,很多百姓在自家都能看到冲天的火光,更何况当日京里的权朱紫家以及各国番邦使臣都曾亲眼目睹万福宫失火,隔日,大街冷巷纷繁群情起此事。
顾三娘气得瞪了他一眼,闷声说道:“就这些?”
顾三娘在信里没有明说,实则是在向沈拙探听那日的景象,都城与桐城相隔甚远,这些驻任外埠的官员虽说没有接到朝廷下发的讣闻,到了这时,差未几也都已听到动静了,沈拙未曾坦白,他给薛永洲回了手札,顺带替顾三娘给她二姐写了一封家书。
蒋府高低有条不紊的盘点东西,不过两三日就将诸多琐事打理结束,就在这时,沈拙俄然让顾三娘和蒋锦言他们一起离京,顾三娘听了他这设法,不由说道:“我再过两三个月就要生了,虽说我身子一贯结实,只是路上颠簸,到底不甚稳妥。”
“对了,本日太子妃来了。”孙氏说道。
说着,孙氏见摆布无人,悄悄在顾三娘耳边说道:“夫君说了,老爷的事拖不得,估摸着我们回到长阳不久,就该放出老爷病逝的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