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回 口角争辩[第1页/共2页]
“我们甚么心机?”庄银笙不解。
但就在他的手指就要触碰到庄银笙的淡红衣衫之际,耳中却听呼的一阵响,也不知从哪儿拦腰刮过一阵迅猛的烈风,竟然把庄银笙轻飘飘的横向卷出了三四米远的间隔。邢天练了数月的扶摇诀,身材自但是然的产生一股抵挡之力,反倒没有被这疾风吹开多远。
“冤枉也好,不冤枉也罢!这傻不拉几的金鸡独立,我不练了!”邢天一甩袖子,从地上翻身起来,气鼓鼓的朝着远处走去。
他此时见庄银笙命在斯须,情急之下,竟然把体内埋没的扶摇诀功力全数发挥了出来,没有依靠半点旁物,仅凭着内力鼓荡出来的一道清风,便推送着身材在空中横移数米,来到了庄银笙的身边!
邢天暗叫一声糟糕,莫非要眼看庄银笙坠地而亡?
他暗呼一声,也来不及思考,单脚一蹬,便迅步奔袭而上。
如此一来,他和庄银笙之间又平空隔开了数个身位。手指要想再触碰到庄银笙的衣衫,已然是鞭长莫及。
既然大鹏能够御风展翅,人又何尝不成呢?
“那里有?”庄银笙有点委曲,急欲辩论。
武侠的真谛,又何必拘泥于硬生生的刀枪剑戟和拳脚棍棒?
庄银笙一怔,从未推测邢天会对本身如许说话,鼻子一酸,便哭了出来,抽泣着道:“你……凭甚么这么说?”
实在,侠客身处于天然界当中,则天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雨雾风云,皆可被侠客反向操纵,成为杀人夺命的东西。
实在邢天不晓得,遨山风火云雷四宗,各有各的特性和路数,有的宗门武功讲究根底踏实,有的则讲究招式精通,是以在新入门弟子的培养上,也别离各有分歧侧重之处。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丁半山让他每天练习这顶风独立的工夫,为的就是使其打好踏实的内功根本,根底安稳了,比任何夸大的招式都有效处。
邢天方才走出四五步远,俄然听到尖叫声,转头一看,见庄银笙头下脚上,已然从山崖下掉落下来。
眼看这一跃的势头就要消弭,身子正要下坠,他的右足又寻到了别的一块石头,在上面悄悄一踩,身子便再次灵动的朝上一窜。如此几次数下,仅是眨眼间的一瞬,他就已经像只跳涧灵虎,在崖壁的石面上打着折线,直奔庄银笙下坠的轨迹迎了上去。
邢天越想越气,又把一颗大石子狠狠的抛入了河水中,打出了四五下水漂,继而嘲笑道:“哼哼……你们的实在心机,莫非我还看不懂么?”
“啊!!!拯救!”庄银笙大骇,收回一声长长的惊呼。
但人在危急之下,常常会激起出体内的无穷潜力。
危急之下,他的脑海中俄然升起一阵莫名的悲哀,这悲哀仿佛是一支强心剂,让他在体内丹田之处暗生一股清凉如冰的真气,像一股电流般窜游至身材各处,又沿着肌肤上的毛孔发散到了四周的氛围当中。
说时迟当时快,他也来不及多想,只下认识的把袖子一拂,身材侧畔立时平空产生了一阵横向的清风,呼的一下扫在了他的广大的衣袍之上。
庄子《清闲游》有云:“鹏之徙于南溟者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当年遨山的前辈之以是会建立御风一宗,并且将入门的内功心法起名为“扶摇诀”,恰是因为从《清闲游》中获得了灵感。